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政策法规 > 综合
编号:11171851
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全文(7)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11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子站
     (二)加入WTO,国内医药市场更加开放

    加入WTO以来,我国政府履行入世承诺,全面对外开放,国内外医药市场加速融合,提高了企业的竞争意识,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1、药品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从目前我国医药科技发展现状看,短期内很难在新药创新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无法改变以仿制药为主的局面。新的药品管理办法,重新定义了新药概念,新药保护由行政保护转为专利保护,取消了原有对新药根据类别给予一定行政保护期的做法,使大批企业纷纷涌入仿制药品领域,同品种生产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国内药品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

    国内医药市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国外制药企业进驻本土市场,继以贸易、投资设厂等方式之后,国外企业已经开始瞄准研发领域。一批知名的大型跨国制药企业不仅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设立中国研发中心,而且还将中国市场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与全球同步在中国申请新产品专利注册和上市注册。由于国外企业在长期新药研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国内企业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 http://www.100md.com
    2、非关税措施阻碍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入世后,我国政府大幅下调了药品的进口关税及部分医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取消了进口大型医疗装备的特定产品招标管理。

    加入WTO后,我国凭借在化学原料药领域的生产和人力成本的优势,成功地开拓了国际市场。部分国内企业为了抢占国际市场份额竞相压价,造成低价恶性竞争,大量廉价产品涌入国际市场,使国外反倾销、反垄断诉讼此起彼伏。由于我国反倾销预警机制不健全,企业缺乏应诉经验,处境很被动。能源、原料的涨价,出口退税率降低和美元汇率的变化,使某些传统出口原料药正在失去优势。

    2000~2003年我国医疗器械平均关税由11%降到5%~6%,取消了原有大型医疗设备进口的审批权。受巨大的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吸引,国外知名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增加了在华投资,世界医疗器械前十强中有八家已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目前国内近70%的医疗器械市场已被跨国公司占领,除少数品种外,国内医疗卫生机构的中高档医疗仪器设备中进口产品占总装机容量的比率高达90%以上。除了超声聚焦等少数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外,不少关键技术被发达国家大公司所垄断,国产医疗器械产品不论在技术能级、档次方面,还是在产品功能、外观以及操作便捷方面,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有明显的差距,产品技术性能和质量水准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难以满足国内临床和科研的需求。我国卫生机构大量采购进口医疗器械(特别是精密医疗仪器),过度追求现代化高标准配置,也是目前我国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 百拇医药
    中药出口面临一系列非关税贸易壁垒等障碍,如绿色壁垒、蓝色壁垒等技术壁垒,进入国际市场困难重重,多年来出口增长缓慢。入世后关税的降低使国外产品的进口更加有利,对国内中药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

    3、药品分销市场全面开放

    加入WTO后,我国取消了对外资参与佣金及批发服务和零售服务的地域、股权、数量以及特许经营的所有限制,实施了新的《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医药分销市场对国内外资本全面放开,标志着国内医药市场全面竞争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医药流通企业也真正进入了优胜劣汰的发展阶段。

    民营资本和国外资本的进入,对我国传统的药品批发、零售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推动了行业在药品采购、仓储配送、批发零售和售后服务等全方位销售服务领域管理水平的提高。, http://www.100md.com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