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财经.知本
编号:11280288
以创新为主线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5日 《中国医药报》 2006.09.05
     《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的出台,对于正处于发展关键时期的医药行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医药行业必将迎来灿烂的未来。尽管如此,我们还应当冷静分析我们所面对的国际国内环境,以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调整我们的心态,谋划我们的将来。

    就在《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出台前夕,媒体的一篇题为“中国制药业落后印度10年”的报道,深深地刺激了中国的制药行业。“中国医药企业平均落后印度10~15年”的感叹是制药行业的一位老总在印度考察回国后发出的。内中原因,不用看报道内容,业内人士应该清楚。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的医药行业当初与中国几乎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印度制药企业的国际知名度,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经把中国远远甩在后面。至于排名靠前的跨国医药企业,一年的销售收入和利润超过我们全行业的总和,也早已不是什么天方夜谭。强者恒强的态势短期内不会被轻易打破,而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强有力的竞争,将使我们的国际生存空间受到进一步的压缩。这就是我国医药企业面临的国际生存环境。
, 百拇医药
    就国内而言,虽然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为我国的医药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天地,但是,国际医药巨头对中国市场的觊觎从来没有掩饰过,跨国并购,控股参股已经使国内企业感受到了国际巨头的来势汹汹,感觉到了竞争的压力;而随着外资进入门槛的降低,这种趋势只能愈演愈烈。医药行业国内的生存环境同样不容乐观。

    值得肯定的是,《指导意见》提出的“十一五”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建立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医药产业,部分领域进入世界领先行列,为向医药强国转变打下坚实基础,是既高瞻远瞩、具有超前意识,又脚踏实地、切实可行的规划,为我国医药行业整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提高竞争力也好,进入领先领域并逐步向医药强国转变也好,要实现这些目标,根本的出路还在于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提升医药行业的知识、技术含量,才芨谋湮夜揭?br>行业散、乱、差的不合理结构,实现适者生存;也只有创新才能增强自身的勇气和底气,迎接来自国内国际的挑战。创新应该成为“十一五”期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 百拇医药     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行业,需要医药企业本身具备这样的理念、素质和实力,同时更需要国家从政策上加以引导和支持。《指导意见》提出,要制定积极的财政、税收和政府采购政策,加大对医药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医药科技创新体系,这对于鼓励和推动企业创新无疑具有积极作用。国家在鼓励创新的同时,还应该为创新产品的市场化转换,尤其是国际市场的转换提供必要的指导。我国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最大障碍就是如何通过国际认证,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有责任也有义务就此加以指导和培训,使国内企业更快地熟悉和适应国际市场规则,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毫无疑问,今后的五年是我国医药行业打好基础、蓄势待发的五年,政府部门也为整个医药行业的腾飞给予了充分的政策保障,医药行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应该看到是,在今后的五年中,国际医药巨头当然也不会停滞不前,中国企业将来的生存环境依然严峻,竞争将更加惨烈,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文/刘玉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