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财经.知本
编号:11280292
本土研发企业加入“国际俱乐部”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5日 《中国医药报》 2006.09.05
     8月25日,阿斯利康公司在上海宣布,公司未来两年将投资1400万美元,携手药明康德公司进行有关化合物合成方面的项目合作。该项目已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是阿斯利康未来三年在中国1亿美元药物研发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合作标志着部分中国本土研发企业已经有实力加入跨国药企的全球医药研发体系。

    鲆谠ǖ?br> 阿斯利康中国区研发副总裁蔡学钧向记者介绍说,双方此次合作将专注于小分子药物前体的发现。作为新药开发的最前端研究,化合物库的合成储备对于找到优质“种子化合物”,进而发现良好的药物前体具有决定性作用。根据协议,未来两年内,药明康德公司将向阿斯利康提供数百个小分子化合物库,以建立更加丰富的新药研发所需化合物库。合作期间,阿斯利康将向药明康德公司提供上百份化合物库合成建议书。双方还将不定期地就化合物设计、合成等研发内容进行交流探讨,每两周就化合物的研发现状进行沟通分析。蔡学钧认为,该合作项目授权药明康德公司在新药研发最前端介入,通过双方科研人员共同开发高质量的新型化合物,充分显示了崛起的本土研发力量在全球新药研发舞台上日益活跃。通过加强与中国本土企业在新药前端的开发合作,阿斯利康也加快了向中国本土企业输送和共享其领先的研发经验的步伐。
, 百拇医药
    面对着这份上亿元人民币的定单,药明康德董事长兼总裁李革博士却表现得比较平静,他告诉记者,针对此次与阿斯利康的合作,药明康德设立了专属此项目的阿斯利康实验室和一支由60个科研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经过双方科研人员前期的交流磨合,截至6月底,该实验室首批已递交了超过3500个化合物,为接下来的通力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合作双方一致认为,这样的合作结果一定是双赢的,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合作将推进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其次,本土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全球最新药物研发趋势,积累药物创新研发和管理经验,同时还可以提升中国本土研发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第三,对中国本土的生物科学领域发展意义重大;第四,可以为飞速发展的中国医药消费市场带来更多更好的医药产品;第五,可以为中国本土的研发企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扬长避短

    与此次合作发布会上双方的喜庆气氛大相径庭的是,记者前不久参加的一次本土研发企业沙龙上氛围却是非常沉重,因为大家的共识是,90%的中国本土药品研发企业在未来一年内将倒闭,能够生存下来的至多不会超过10%。那么,药明康德的经验能够给本土研发企业提供什么样的借鉴呢?
, http://www.100md.com
    李革对记者坦言,扬长避短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他认为对于中国本土的研发企业来说,能力优异,但价格相对低廉的本土研发人才是最大的优势,也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药明康德拥有1400人的研发团队,可平均年龄却还不到30岁。除了科技人才优势外,相对经济的本土研发资源也为本土企业的价格优势奠定了基础。“当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同样优质的服务,但我们的价格是相对便宜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获得国际研发的定单呢?”李革如是说。

    除了人才优势外,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以药明康德为例,它的定位是通过提供多元化和一体化的服务来协助客户提高医药研发效率、降低成本和缩短研发周期,具体的内容包括先导化合物的产生、生物分析服务、工艺化学研究等等,这与很多本土研发企业着眼于获得新药的研发方向是不同的。但多数着眼于获得新药的本土研发企业,其资金、人员、技术和经验都还不能满足获得一个化合物物专利药品的需要,因此多是靠仿制国内已上市的药品或改剂型过活,结果相关注册政策一调整,生存就遇到了很大的问题。
, 百拇医药
    要想加入全球医药研发体系,除了本身的实力外,还有一些环节也是不能忽视的,例如,知识产权保护。李革举了一个例子,为了确保知识产权,在研究的实验记录管理环节,公司规定每位研究人员在记录时,必须纪录时间并署名,然后公司会定期将实验纪录扫描到光牒上,再到上海公证处进一步公证光牒。

    因此,本土的研发企业要想生存并获得发展,明确自己的定位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应该是一个方向。药明康德所在的上海浦东新区科委主任朱旭东表示:现阶段,中国制药企业在新药研发方面和跨国企业还存在着一定差距。通过中外制药企业研发合作方式,本土企业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全球最新药物研发趋势,积累药物创新研发和管理经验,同时项目合作带来的资金,也有助于推动企业自身的研发进程。

    文/本报记者 张旭,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