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四季保健 > 秋季 > 秋燥
编号:11205625
老人择食防秋燥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17日 《当代健康报》 2006.08.17
     入秋以后,气候由热变凉,空气中水分减少,可使人易患鼻干、咽干、唇焦、便秘、干咳少痰、皮肤干裂等“秋燥”之症。老年人由于各组织器官功能减退,抗病能力差,可发生感冒、气管炎、扁桃体炎、便秘等疾病,对这类秋燥症,可通过调整饮食来预防。

    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很多,如芝麻、梨、百合、木耳、蜂蜜、胡萝卜、苹果、柿子、甘蔗等食物。这些食物有的可生食,有的可入菜,也可榨汁饮用。

    祖国医学认为,食粥能和胃补脾,润肺燥。因此,老年人在秋季更应经常食粥。如在粥中再加入梨、胡萝卜、芝麻、百合等食物,则更能收到良好的益肺润燥作用。

    老年人秋季进补也应以润燥为前提,采取平补之法。像鸭肉、冬瓜、甲鱼、海参等食品,均有裨益,而鸡肉、牛肉等也可适当食用。老人在秋季,多吃些牛奶、豆浆等滋养饮料,也很有益。

    除饮食调养外,如善用一些中药,像麦冬、天冬、沙参、枸杞等制成药膳或饮料,有滋阴润燥、止干咳、生津液的作用,对秋燥症的防治,均有良好效果。此外,烟、酒辛热伤肺,不嗜为宜;葱、姜、蒜、辣也应少吃。 (刘国学),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