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 > 2006年第6期
编号:1114597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相关行为健康教育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6期
急性心肌梗死,1临床资料,2健康教育实施步骤,3健康教育内容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据流行病学调查,AMI发病人数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发病年龄也日趋年轻化。而随着诊疗技术和护理水平的提高,AMI急性期死亡率已大大下降,目前已低于10%,因而努力恢复和提高存活者的生活质量显得更加重要。由于AMI的发病与诸多因素有关,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吸烟、酗酒、过度疲劳、情绪激动、寒冷、药物等。因此,对AMI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防治知识的认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改变不良行为习惯,促使健康行为,控制疾病,预防复发,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再住院率及死亡率。

     1 临床资料

    2004年1月~2005年11月,我科共收住AMI患者58例,其中男48例,女10例,年龄42~70岁,平均61.5岁。58例中合并高血压者50例,糖尿病者10例,肥胖高脂血症者占80%以上,有吸烟史者占80%以上。首次发病者48例,发病2次或2次以上者10例。治愈37例,好转12例,治疗无效自动出院6例,死亡3例。

     2 健康教育实施步骤

    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资料收集,评估患者情况,包括患者的疾病过程、不适症状、心理反应、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支持系统等,并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制订健康教育计划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