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冠心病 > 信息
编号:11145166
冠心病的饮食防治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12日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多于40岁以上发病,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欧美更为多见。世界卫生组织监测了47个地区35~64岁冠心病发病情况,我国北京处于倒数第二位(男)和倒数第三位(女)。此病患者多有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及大量吸烟习惯,也常伴发糖尿病与肥胖。常有精神紧张、缺乏体力活动、经常吃高脂肪高热能饮食情况。

    饮食防治冠心病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控制热能摄入 传统的方法是以身高厘米数减105为理想体重公斤数。如一个175厘米高的男性体重应为175~105=70公斤,如超过这个标准体重就要减少能量摄入。冠心病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时更要控制能量,每天只能摄入1000千卡左右。

    2.限制脂肪 每日脂肪摄人量应为总热能的25%左右,其中动物脂肪要少于10%。胆固醇摄入量要低于300毫克,如病人有高脂血症,胆固醇摄入要低于200毫克。40岁以上的人虽然血脂正常也要避免多吃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鱼子、蟹黄等,而鸡、鱼、鸡鸭蛋的蛋白、豆腐等含脂肪及胆固醇低,可以食用。

    3.蛋白质与碳水化物要适量动物性蛋白质只能占蛋白质总量30%,大豆制品能降低血胆固醇可常食用。碳水化物供热能应占膳食总热能的60%左右,应限制含糖多的食品。

    4.适当增加膳食纤维 每日可食入20克,多用富含水溶性纤维的食物,如黄豆类、蔬菜类,可使血浆胆固醇降低5%~18%。但也不可食入过量膳食纤维,以免影响某些矿物原、微量元素的吸收。

    5.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能改善心肌代谢和心肌功能,维生素B6能降低血脂,维生素C可使部分高胆固醇血症病人的血胆固醇下降,还能增强血管的弹性,保护血管壁的完整性,防止出血,又能促进心肌梗死的病变愈合。维生素E是抗氧化剂,能防止脂质过氧化,改善冠状动脉血症供应,降低心肌耗氧量。

    6.限制钠盐 每天食盐摄入量从10克减少到5克,血压可下降10/5毫米汞柱。限盐要长期坚持,过多的盐摄入会影响降压药的效果。

    7.增加运动 要每日运动30分钟。坚持每周3次以上者可见降血压效果,又可防治肥胖,锻炼心脏功能。

    8.戒烟 吸烟可以增加血小板粘稠度,增高血脂,引起心律失常。吸烟时吸入一氧化碳,使碳氧血红蛋白增加,影响血液携氧能力,易出现心肌缺氧,加重冠心病。戒烟可使病情减轻。

    9.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避免暴饮暴食,以防增加血流速度,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绞痛。注意保护乐观精神,工作有序,劳逸结合,睡眠充足。

    10.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防治冠心病有重要意义。蔬菜包括植物的叶、茎、茄果、鲜豆、食用蕈藻等。红、黄、绿、深色蔬菜中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和水果,是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钙、磷、铁和膳食纤维主要来源。野果中的猕猴桃、刺梨、沙棘等也是维生素C、胡萝卜素的丰富来源。,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