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80475
有感于钱家鸣大夫的“慢活”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10日 《健康时报》 2006.08.10
     7月13日总第352期18版的《“慢活”彰显真功夫》一文,介绍说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钱家鸣看病很慢,别的医生看病可能只要10分钟或者15分钟,而钱主任一般得用20分钟到半个小时,甚至更长。而正是在这个“慢”或称作“小心”、“谨慎”中,那些疑难病、长期不能确诊的疾病被逮个正着。记得几年前“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曾提出“医生看病要设最低服务时间”的提案,对此,患者、医院及卫生主管部门看法不一,各有各的理,至今尚没有定论。我觉得看病设不设最低服务时间不是主要的,关键是医生心里有没有对病人“小心谨慎,高度负责”的精神。

    医疗界里有句行话叫“三长一短”,指的是“候诊时间长,收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这是不少医院时下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许多患者眼中,现在的医生太不负责,患者没问几句话就一脸不耐烦。医生如果能耐心地多听一会儿,多问几句,患者排一上午的队也不会觉得太委屈。这样从患者的角度考虑,看病设最低服务时间显然是必要的。但事实上,看病设最低服务时间是很难操作的。来就诊的患者个体差异很大,硬性限定最短时间并不现实,有些疾病确实很简单,如普通外伤包扎一下即可,包扎完后为了凑满时间东拉西扯吗?这样反而耽误了后面患者的时间。另外,不少患者不管大病小病都一定要挂“专家号”,造成一些医院普通门诊门可罗雀,专家门诊人满为患,问诊时间如果硬性限定最短时间,势必要浪费有限的医疗资源。

    我觉得看病设最低服务时间只是一个形式,而广大患者更需要的是医生对待患者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所以我认为,以一个医生的良心做保证,问诊时间根据病情的需要该多久就多久。不过,患者以生命相托,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医生怎能有半点马虎?从这个角度上看,医生给患者看病还是“慢”点好,宁可少看几个病人也要小心谨慎。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的钱家鸣主任的“慢活”正是这样,给病人看病时的心情“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样对待患者的医生能不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吗?, 百拇医药(河北省保定市依棉集团尚依坊服装公司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