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44754
控制饮片质量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82期
     传统中药饮片应用的利弊

    好的中药饮片要求使用道地药材,适时采收,并经洁净、适度干燥,采用适宜方法加工处理。但事实上中药材很难保证以上各个环节中的药效质量,因为它存在种质、栽培、生产环境、采集方法和时间、产地加工、贮藏方法、包装运输等环节上的差异,而使其中的药效物质发生巨大差别。

    中药材进一步净制后,选择适宜方法切片,进行规范的炮制后就是传统中药饮片。然而切片工艺的“润”、炮制中的“火”都可损失有效成分。传统中药饮片的应用,由于受自身多种因素制约,很多地方使用了替代品,如冲泡剂、袋泡剂、煮散、配方颗粒等,还有现在为防止加热、烘干过程破坏挥发性成分的鲜药饮片,但是都难以避免饮片成分溶出问题、须煎煮问题、难保管问题和疗效降低问题。

    传统中药饮片的用途主要有二点:一是作为临证时辨证论治的灵活配方用药,它可以随意调节品种、剂量,是遣方用药的基础;二是作为制备中成药、中药提取物的原料。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以下弊端:(1)难保管
, http://www.100md.com
    中药饮片在保管中极易散失气味(成分)、霉变、虫蛀、走油等。(2)难调剂

    配方时多用手抓、秤称等,既麻烦也不卫生,不易现代化操作。(3)饮片内成分难逸出

    中药材中成分有些极易散发(味重、芳香、辛辣、质轻品),有些则很难逸出(韧性大、甲壳、质重品),后者虽经浸泡、捣粉、煎煮等措施助溶,很多成分还是难逸出,逸出的还有一部分残留在药渣中被弃去,所以很多药材被白白浪费。

    (4)需煎煮煎煮既繁琐且须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会损失好多有效成分。

    煎煮法制备汤剂的利弊

    古人用煎煮法将中药制作为汤剂应用是中药几千年来的主要应用方法。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它显示出不适应现代生活,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的缺点。古人煎煮中药服用的本意可能在于:熟食(药食同源);解毒(水煮三沸,百毒俱消);将作用物质溶出于汤中服用。
, http://www.100md.com
    分析水煎中药的功能主要有4点:(1)水、温度及其理化因素存在下的成分溶出;(2)促使某些化学基团的融合、协同及毒理拮抗作用;(3)软化辛燥性,调和药性;(4)杀菌。

    但煎煮也存在以下弊端:(1)煎煮的温度促使药材中含低比重等挥发性成分加速蒸溜挥发,并破坏了某些不耐热活性成分;(2)有新物质生成:药材中化学物质与重金属化合生成络合物,或与鞣质类结合,或成分间在高温催化下化生、分解成新物质;(3)药渣中残留有效成分;(4)方法繁琐,并需专业知识。

    中药饮片质量控制在临床上的应用

    饮片药效质量控制,首要的是解决饮片保管中有效成分散失问题、饮片中成分难溶出问题和由此导致的用量过大需煎煮问题以及饮片煎煮损失有效成分问题。

    中药的性能,就是其本身所含的化学物质(药效物质)的理化性能及生物学活性表现出来的四气五味,以及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只有确保中药中这些药效物质的种类和量,才能保证中药性味,并发挥升降浮沉、归经等功能,达到治疗作用。确保和监测这些药效物质,无疑是中药应用中制定质量标准的一个方向。四气五味决定着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就是气味,是气味就是易流动的分子。所以,中药,特别是在煎煮时,你可以嗅出浓烈的气味,此气味散失,疗效自然不能保证。例如辛味药,在四气属温热,在五味属辛辣,能入所有的经,在升降浮沉中具升、浮功能,在临床上具有发散风寒、祛风利湿、活血祛瘀、理气止痛、通络开窍、温中助阳、平肝息风、止咳化痰、降气平喘、清热解毒、逐水泻火等功效。但可惜的是其主要成分为低比重等挥发性物质,极易挥发,保管中易散失(走味),煎煮时易和水蒸汽一同蒸发,这些药效物质得不到确保,疗效当然也就无法保证。
, http://www.100md.com
    1995年~2001年期间,我们按序将300例有咳、喘、痰体征的哮喘病人分为三组,用汤剂服用、煎煮蒸汽吸入和汤剂蒸汽同时使用三种用药途径应用麻黄汤方,来对比治疗以观察各用药途径的疗效。其结果显示蒸汽吸入疗效超过了汤药,原因有二:一是麻黄汤中的药物都含有挥发性成分,是挥发性成分的作用;二是途径作用,挥发性成分吸入气管、肺泡内起全面、直接的作用。对其它病证虽然没有途径的直接作用,但如将此挥发性成分加以保护在口服途径中发挥出来,则其效果要好得多。同时,结果显示吸入治疗对严重发作者疗效良好(吸收率、利用率和挥发性成分的作用)。而汤剂服用和蒸汽吸入共同使用,效果更好。

    中药应用根本的问题是控制成分遗失导致的低效问题,如果没有有效的原料药材作为质量的基础,中药饮片的治疗效果就没有保障,中成药的质量标准也只是空中楼阁。从有效的辨证论治中可以看出,中药的药理作用主要是以复合作用的整体功效来应对中医辨证中的证候群的复杂多变(是多种化学成分的综合作用)。在复合作用中,某些成分的散失(特别是气味等挥发性成分),会使复合作用的链断裂,从而使疗效下降。在单一化学物质发生的作用中,成分的散失则预示着治疗无效。在药效质量监控中,单一化学物质可确保或确定为疗效的质量标准,但在复合作用中,不可能以某一方法或某一单质成分来作为监控临床疗效的药效物质,也不可能监控所有成分。就此而言,它很难做到有量的指标,质的标准。也就是说难以通过“量”来达到控制“质”的目的。

    中国中医药报2220期刊登的根据中药饮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而设计的配方饮片取代传统中药饮片的应用探索,是一中药饮片应用的创新方法。在临床应用中效果良好,其特点,挥发成分可全程控制,简便。中国中医药报2518期《清官秘方纵横谈》中“水煎中药挥发性物质损失怡尽,共捣烂、滚水冲、盖片刻、当茶饮”。这两篇文章所谈与本文研究的水煎中药损失药效物质观点颇为相同。, http://www.100md.com(金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