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81880
“三网”建设让农民用上放心药的民心工程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29日 《中国医药报》 2006.07.29
“三网”建设让农民用上放心药的民心工程

     7月22日,在武汉市黄陂区的一个村卫生室,记者碰到村民李奶奶正抱着孙女输液,她说:“现在村里搞那个‘三网’,吃药打针不用出村了,这在以前想都不能想。”李奶奶的话道出了武汉市“三网”建设的新变化。

    ■监督网成为打假的眼睛

    近年来,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积极建设农村用药“三网”(监督网、供应网和信息网)工程,切实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用药难、部门监管难的问题。记者在东西湖区走马岭、蔡甸区等农村地区采访时,就听说江夏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通过一位村药品信息员查获的信息,说在一栋并不起眼的二层民宅内,有一个隐蔽药品仓库。经鉴定,这些药品全属于过期或未标有效期的药品,涉案金额72.8万元。这种利用监督网成功地“网”住不法分子的例子,在武汉不胜枚举。

    ■供应网保障了药品质量

    记者了解到,几年前,武汉市药品市场极为混乱,甚至引起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在农村,过期失效和霉烂变质的药品几乎占到了60%以上,甚至有上世纪60年代生产的药品,盒子上还印有毛主席语录。

    针对农民购药难、企业开店难、部门监管难的“三难”局面,武汉市局制定政策扶持药品批发企业成立配送中心,直接为乡村医疗机构统一配送药品,同时鼓励医药公司将零售药店开到乡镇,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成立中心药库,为乡村医疗机构统一代购、调拨药品,解决了以往农村药品购销混乱的局面。

    ■信息网传递医药知识

    如今,什么药不能用,什么药有严重副作用,国家对药品管理各项新的政策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都可及时通过电子邮件告诉农村涉药人员。这种免费提供食品药品信息的专用电子信箱,成为武汉市“两网”外的另一“网”。此举改变了过去农村安全用药信息闭塞,政策知晓率低,食品药品信息传递不及时等问题。基层的呼声和意见可以直接通过这个“信息网”反馈给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各个部门。此外,该局还拨专款,基本保证所有农村涉药人员每年全部得到一次免费培训。

    目前,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三网”,为农民安全方便用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假药在武汉的农村根本无处藏身,武汉农民用药安全得到了切实保证。

    下图:武汉市4年来涉药案件图

    本报记者 张国民 罗志, http://www.100md.com(张国民;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