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河北医学》 > 2006年第7期
编号:11120061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探讨
http://www.100md.com 《河北医学杂志》 2006年第7期
护理模式;,冠心病;,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冠心病;,健康教育,关键词,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参考文献
     关键词: 护理模式; 冠心病; 健康教育

    我院心内科病房从2001年9月至2004年9月对28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探讨,在注意生物因素作用的同时,更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心内科2001年9月至2004年9月间的住院老年冠心病病人283例,均符合WHO提出的冠心病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156例,女性127例,平均年龄69±2岁;心肌梗死93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术后89例,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后6例,心绞痛113例,高脂血症217例,高血压病163例,糖尿病126例,吸烟者141例。

    1.2 方法:患者住院后根据病情,筛选出无严重并发症、精神状态相对较好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新的护理模式,列出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制定出预防措施及护理计划,并让病人参与,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不同阶段护理活动(程序)的意义,配合治疗及护理,指导他们进行心脏康复锻炼。出院时嘱咐病人每月1~2次复诊,持续6个月至1年以上。

    1.2.1 护理程序:首先向病人详细说明病情,讲解治疗的可行性,使病人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对于不同的病人用不同的方法作耐心细致的解释、咨询工作。我们就药物的用法、机理、作用及副作用等做详细说明,使其充分了解用药的必要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用通俗的语言耐心讲解,使病人感到自己在医院里是被重视的对象,而减轻恐惧感。部分经济状况不富裕的病人,就医时对于中档以上药物的使用开始尚能承受,时间稍长就不能承受,病情稍有疗效,就产生停止治疗的想法或产生焦虑情绪,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一方面多和患者交谈,切实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向家属说明尽可能完成一个疗程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合作,帮助患者渡过难关。这样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一种情感的“包围圈”,促使患者重新燃起珍惜生命的火花。同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药物反应,用药前、后定期协助医生抽血检验及心电图检查,用药过程中特别注意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变化,仔细观察有无头晕头痛、皮肤瘙痒、皮疹等药物不良反应。

    1.2.2 健康教育方式:由于老年人感知力降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8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