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40906
乙型肝炎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17日 《家庭医生报》 2006年第29期(总第1066期 2006.07.17)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肝脏炎性损害为主的常见传染病,多隐匿发病,是我国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病因。

    乙型肝炎病毒存在于病人和病毒携带者的各种体液中。可通过以下途径传播:①母婴垂直传播:主要是婴儿在分娩过程中吸入羊水、产道血液,或哺乳及密切接触;②输血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未彻底消毒的注射器或针刺等;③生活上的密切接触,如与患者共用食具、茶杯以及吃了被该病毒污染的食品和水;④性生活传播。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5~6个月。主要症状有食欲减退、恶心、乏力、尿黄、两胁部胀痛、上腹胀满,体检有肝脏肿大、肝功能损害等。相当一部分慢性患者没有任何不适,仅在正常体检时发现。对有上述不适的病人,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乙型肝炎分急性、慢性和重型。急性期应卧床休息,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积极住院治疗,以防转为慢性;慢性期肝功能异常时,要适当休息,避免劳累,选用一些中药和西药治疗,但不能滥用,以免增加肝脏负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应定期复查,尽量避免用药。

    乙型肝炎各期病人均不得饮酒。家中乙肝患者应单独使用碗筷,其它未感染成员均应常规进行乙肝疫苗注射,尤其是儿童更应正规注射疫苗。乙肝病毒阳性孕妇应定期到医院检查。, 百拇医药(陈黎明 解放军302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