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 2004年第2期
编号:11027087
精神分裂症细胞因子的网络作用
http://www.100md.com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4年第2期
精神分裂症;细胞因子;网络作用,,精神分裂症;细胞因子;网络作用,【关键词】,1细胞因子的生成及相互作用,2细胞因子对神经递质的影响,3细胞因子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细胞因子;网络作用

    细胞因子是一组由免疫效应细胞及其相关细胞产生的异质性糖蛋白,可在μmol~pmol水平以非酶、非激素样的作用调节细胞功能。细胞因子不仅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而且有广泛的中枢调节作用[1]。它与神经介质、内分泌激素共同组成机体细胞间的信号分子,参与免疫系统激活神经递质、激素间的信息传递,与心理反应及精神障碍密切相关[2]。

     1 细胞因子的生成及相互作用

    目前已发现脑内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能合成20余种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L)1、2、6、12、18、干扰素(IFN)γ、β、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 [3]。这些细胞因子,除了具有单纯的生物活性外,彼此间还在诱生、受体调节、生物效应等多个层次上相互发挥作用,构成一个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如肿瘤坏死因子(TNF)作用于Mφ细胞,使之产生IL1、IL6、GMCSF,而IL4作用于Mφ可抑制IL1和TNF的产生;IL1能直接、强烈刺激星形胶质细胞产生IL6[4]。

    精神分裂症的IL2、IL6是研究较深入的细胞因子,多项研究证实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二者之间或与其他细胞因子常同时存在异常,提示其作用相互关联。IL6的产生受许多刺激物的正负调节,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它在诱导B细胞生长、分化、产生免疫球蛋白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可诱导T细胞产生IL2及表达IL2R等。Maes等(1994)发现IL6和IL2R在精神分裂症年轻(<35a)患者中比正常组和年龄较大(>35a)的患者明显增高,而患者组血浆可溶性IL6受体(SIL6R)水平较正常组显著降低,而且IL6和IL2R在患者组与年龄呈负相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