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药杂志》 > 2006年第6期
编号:11027155
抗生素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6年第6期
1头孢菌素类抗生素,2碳青霉烯类抗生素,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4大环内酯类抗生素,5四环素类抗生素,6糖肽类抗生素,【参考文献】
     1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已由第一代发展到第四代,主要研究动向是提高抗革兰阳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厌氧菌活性。20世纪90年代后新上市的第四代头孢菌素,对金葡菌等革兰阳性球菌的作用强于第三代,对头孢菌素酶(AmpC)的稳定性也优于第三代,因产AmpC酶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肠杆菌属、柠檬酸菌属、普罗菲登菌属及沙雷菌属仍对第四代头孢菌素敏感;对铜绿假单胞菌属的活性与头孢他啶相仿或稍差[1],临床应用品种有头孢吡肟、头孢匹罗。近年来口服头孢菌素发展迅速,除第一代头孢菌素外,已有许多第二代和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相继用于临床。如已完成临床评价的新头孢菌素-头孢丽定,对革兰阳性与阴性菌都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也比头孢他啶强4倍。

    当前致力于研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活性与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稳定性有所增加的头孢菌素类。

     2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抗菌谱最广的一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菌活性强,对β-内酰胺酶(包括产ESBLS和AmpC酶)高度稳定。对铜绿假单胞菌外膜的透过性强,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BC)非常接近,对革兰阴性菌也有一定的抗菌后效应(PAE),迄今有2种新碳青霉烯首次上市[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