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药学院学报》 > 2003年第1期
编号:10981639
毛细管电泳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
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泳;药物分析;应用;展望,1药物分析中的应用,2展望
     摘 要 毛细管电泳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分析技术,具有高效、快速、分离模式多、应用范围广等特点。本文主要对毛细管电泳技术近年来在药物分析领域的应用作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药物分析;应用;展望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简称CE)是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管及其内壁为通道和载体,利用样品各组分之间电泳淌度或分配行为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类液相分离技术。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由于其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分析时间只需几十秒至十几分钟)、分析对象广(小到无机离子,大到整个细胞)、操作简便可高度自动化、直接进样很小的样品容积(只需纳升级)、成本低(试剂消耗少、可重复使用)等优点,使之成为分析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分离技术之一,目前已广泛运用于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临床医学、药物学和环境保护。在药物分析方面,能定性定量分析,所以直接进样体液实现一步分析是毛细管电泳技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传统的药物分析方法如色谱法、免疫法等,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免疫法虽在线预处理样品自动化,但耗时且成本高,受试剂盒限制只可用于少数药品,而且抗体可能与药物的代谢产物发生交叉反应或污染而导致可疑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GC)、薄层色谱法(TLC)均需样品预处理,操作繁琐分析时间长。TLC主要提供定性结果,HPLC为传统经典的药物分析方法,适用于大多数药物,但其色谱柱易被污染不易再生,因此样品前处理时需尽量除去干扰成分,易给最终结果带来较大误差。

    CE高效、快速,重现性好仅需少量样品和缓冲液,毛细管在数秒至数分钟内冲洗再生,不易污染,可供下一次使用,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分离模式且仅需一台仪器,能直接进样水溶性蛋白样品,其用于测定体液中药物浓度的另一大优点是在185~210 nm波长下进行监测,因其避免了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在短紫外波长测定时受到所用溶剂截止波长的干扰,这样就可测定分子中不带生色团的药物,扩大了监测范围[1],如CE可在206 nm监测人尿中羧甲半月光氨酸的代谢过程[2] 。这些优点与传统药物分析方法相比更突出了CE在这一领域中的优势地位,使毛细管电泳在药物分析领域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CE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其前景进行探讨。

    1 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1.1 体内药物分析

    近年来CE用于生物样品的药物分析研究时有报道,国外相关资料较为齐全,但国内尚不多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2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