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心肌梗塞 > 预防保养
编号:10981599
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
http://www.100md.com 《中国民康医学》 2006年第1期
心肌梗死,1溶栓治疗与AMI患者的预后,2溶栓治疗的适应证,3溶栓治疗的禁忌证,4常见药物及给药途径,5溶栓剂的使用方法,6判断血栓溶解指征,7预防再阻塞的治疗,8溶栓治疗的
     20世界80年代开展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大大提高了AMI的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其中静脉溶栓治疗因其方法简单、疗效确切、费用低廉而备受关注。

    1 溶栓治疗与AMI患者的预后

    粥样斑块破裂基础上的血栓形成是AMI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及时、恰当的溶栓治疗可溶解新鲜血栓,开通闭塞血管,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减轻左室重构,改善左室功能,显著降低病死率及再闭塞率,提高生存质量。闭塞血管的早期、安全、持续开通是良好预后的前提。发病至溶栓药物应用的时间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有观察显示,发病6小时内的AMI患者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院前溶栓的近期疗效与直接血管成形术相似。

    2 溶栓治疗的适应证

    2.1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胸导联≥0.2mV,肢导联≥0.1mV),或病史提示急性心肌梗死伴左束支传导阻滞,起病时间<12小时,患者年龄<75岁。

    2.2 ST段显著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年龄>75岁,经慎重权衡利弊仍可考虑。

    2.3 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