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长治医学院学报》 > 2004年第1期
编号:10981964
盆腔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盆腔肿瘤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诊断治疗要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盆腔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的方法。结果: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是盆腔恶性肿瘤、老年妇女、血粘度增高、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术后常规应用止血药等。治疗采用肝素、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复方丹参等,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对有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的盆腔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应加强预防措施。

    关键词 盆腔肿瘤;血栓性静脉炎;肝素;尿激酶

    深静脉血栓是盆腔肿瘤患者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血栓形成可引起肺栓塞及下肢功能障碍,故对于盆腔肿瘤术后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早期诊治十分重要。本资料总结了我院盆腔肿瘤术后12例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原因、治疗及预防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1995年1月~2003年12月间共进行盆腔肿瘤手术2000余例,其中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者12例。发病年龄为35岁~70岁,平均50.3岁;体重52kg~84kg,平均68kg,其中7例超出标准体重20%;恶性肿瘤7例,其中宫颈癌2例,子宫内膜癌3例,卵巢癌2例;良性肿瘤5例,子宫脱垂经阴道子宫全切术后2例,经腹子宫全切2例,良性卵巢肿瘤切除术后1例。手术时间120min~360min,平均250min;术前输血者3例,术中输血者5例;术后应用止血药11例,占91.7%;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肢疼痛、肿胀、有浅静脉曲张,皮肤青紫或苍白、皮温低,活动后加重,部分患者足背动脉触不清,腓肠肌握痛试验阳性;发生部位在左下肢8例,右下肢3例,双下肢1例;发生时间:术后3d~16d;术前合并高血压病史5例,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动脉硬化者3例,合并下肢静脉曲张2例;发热5例,体温超过38℃者3例,有5例发病后行血液流变学检查,发现4例(80%)静脉粘度增高。

    1.2 诊断

    根据患者盆腔肿瘤术后突然一侧或双侧下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Homans征阳性和辅助检查,主要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静脉血管造影等确诊。本组行静脉血管造影4例,于阻塞处充盈缺损,远端静脉扩张,近端静脉狭窄,周围可见增生的侧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8例,示静脉管腔内无血流信号,将超声控头压迫患处扩张的静脉,检查其压缩性,不能完全压缩者提示血栓存在。

    1.3 治疗

    12例患者均采用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抗生素预防感染,一旦确诊,给予肝素6250 u ,皮下注射,2次/d,连用5d,同时检测凝血酶原时间,一般为18s~21s,不超过30s;尿激酶20万 u 加入5%葡萄糖液静脉滴注,1次/d,10d为一疗程;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入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10d~15d为一疗程;潘生丁25mg,口服,3次/d,肠溶阿斯匹林100mg,口服,1次/d。

     2 结果

    10例患者经肝素抗凝,小剂量尿激酶溶栓、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复方丹参等治疗,一个疗程后下肢肿胀、疼痛症状消失,活动正常,Homans征阴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静脉管腔内血流信号正常。2例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也痊愈。无1例病人发生肺栓塞。

    3 讨论

    3.1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19世纪中期,Virchow提出: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至今仍被沿用。本组资料显示恶性肿瘤占大多数,其原因是恶性肿瘤本身可以表达细胞促凝活性,即组织因子、促凝蛋白及因子V受体过多,激活凝血过程;肿瘤细胞还可以表达和分泌一些与纤溶抑制有关的蛋白,如u-PA、t-PA等,若纤溶活性减弱有利于血栓形成;肿瘤细胞产生一些细胞因子,如TNF、VEGF等,使血管内皮细胞从抗血栓转变为促血栓,造成有利于局部血栓形成的条件 [1] 。手术创伤损伤静脉壁,内膜下层及胶原裸露,可激活血小板释放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导致血小板聚集、粘附、形成血栓。术前禁食、灌肠而又补液不足,可导致脱水及血液浓缩,从而血流缓慢;术中、术后及肢体固定等制动状态也可使血流缓慢,血液壅滞静脉内,可有大量白细胞积聚,在移向内皮细胞和基底膜之间的过程中造成内膜损害,激活凝血过程,就可能并发血栓形成。

    3.2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本资料提示,老年妇女、肥胖、血粘度增高、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下肢静脉曲张以及术后应用止血药、术前术中输血、经阴道手术均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尤其是术后常规应用止血药物,本组病例有11例,术后应用止血药可使血液的粘度改变,导致血液凝固性增高。术前或术中输入库存血,因库存血中颗粒、细胞碎片较多,粘稠度高,促进了血栓的形成 [2] 。经阴道手术,病人取膀胱截石位,两腿摆放位置不适,腿架未支好, 月国 窝处未放软垫,若术时较长,致使下肢静脉受压、回流不畅,术后发生静脉壁损伤。

    3.3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

    深静脉血栓一旦诊断,应立即住院治疗。治疗方法有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主要包括急性期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穿弹力袜以及抗炎、抗凝、溶栓、抗血小板疗法等。我院采用肝素、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复方丹参等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静脉血栓取除术适用于病期不超过48h的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者。本组12例无1例行手术治疗。

    3.4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由于深静脉血栓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人的负担。因此,手术前后的预防至关重要。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特别是恶性肿瘤患者、老年人、肥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人,术前应详细查体,常规化验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围手术期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时补充液体,纠正因禁食、灌肠等引起的脱水。对合并贫血或术中出血多的患者采用新鲜血或成份输血。手术操作应轻柔,术后及早下床活动。尚有研究表明,术后预防性的应用抗凝治疗,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3] ,并开始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振义.血栓性疾病诊治进展.血栓与止血.山东医药,2000,40(21):37

    2.姜云霞,王本英,邢那芹.子宫切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4例临床分析.中华外科杂志,1999,33(1):46

    3.Burgquist T.Reveiew of clinical trial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Eur J Surg,1992,158(2):67, http://www.100md.com(苏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