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1762
印度2010坐二望一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31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61期(总第2315期 2006.05.31)
     意大利化学制药协会近期的研究报告称:未来几年,欧洲的原料药生产商的全球市场份额将逐年下降,取而代之的将是亚洲企业持续稳定的增长,而印度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将于2010年取代意大利成为全球第二大原料药生产国

    近日,意大利化学制药协会出台了一份研究报告。这份报告预计印度将于2010年取代意大利成为全球第二大原料药生产国,进一步对中国目前全球最大原料药生产国的地位构成威胁。

    该报告分析指出,亚太地区将成为未来5年全球原料药生产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年平均增长率可能达到 13.7%;表现尤其突出的是印度,由于其国内人力成本及环保成本十分低廉,加上印度政府长期一贯的鼓劲支持政策以及已形成了一定的基础规模,未来印度的原料药产业完全具备挑战欧美乃至全球市场传统霸主的实力。

    数据显示,印度2005年的原料药销售总额达到了20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三位。报告就此预测,未来5年,印度原料药产业将保持19.3%的年增长率,至2010年将达到48亿美元的总销售收入。
, 百拇医药
    印度VS意大利:

    印度“凶猛”直追第二

    该报告公布了一些预测数据:意大利2005年的原料药销售总额为32亿美元,预计到了2010年,销售总额仅仅增长到33亿美元。5年仅增长1亿美元——这一预测的增长幅度明显缩水,表明业界并不看好意大利市场的未来,而在印度的威胁之下,其目前世界第二位原料药生产国的排名恐怕已处于风雨飘摇中。

    从长远来看,意大利原料药厂商真正的麻烦恐怕不仅仅是竞争对手印度超常规的发展速度,而是如今印度人将竞争矛头直指欧美高端市场,而这恰恰是包括意大利在内的欧美原料药厂商的传统势力范围。值得一提的是,与全球其他地区相比,欧美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具有法规齐备、技术壁垒高的特征,叩开这一市场大门的同时也将意味着整体竞争实力与技术水平的提高,到那时,对意大利市场的冲击将不堪设想。

    报告因此提出,打造创新技术优势以及寻求最佳成本效益已经成为欧洲原料药生产厂商的当务之急。由于国情不同,印度在成本上具有意大利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每个意大利工厂的100万美元销售收入的生产成本约为17.85万美元,而印度企业的这个数字仅为7.145万美元。从长远来看,技术层面应该是意大利原料药行业的突破口,比如投资新环保技术将可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 百拇医药
    印度VS中国:

    中国全球化水平逊于印度

    对于目前原料药生产排名第一的中国而言,印度的“凶猛”暂时可能构不成严重威胁,不过报告预测,中国原料药产业将以17.6%的平均增长速度从2005年的44亿美元销售总额增长至2010年的99亿美元,但增长速度仍将落后于印度。

    为了提醒欧洲企业“印度狼”的威胁,意大利化学制药协会的这份报告特意将中印两国的原料药发展作了全面对比,其结果也足以提醒中国:印度的威胁不可忽视。

    首先,印度原料药产业的定位已经相当明确,即全球化,也就是将产品打入世界各地市场特别是壁垒较高、法规更齐备的市场地区,未来其海外市场增长率应当高于国内市场;而中国则继续保持国内经济高增长的惯性,未来国内的原料药消费增幅依然大于出口。

    其次,近几年印度国内创新药开发水平有着明显提高,其产品的含金量也逐步提高。反观中国,更多地趋向于生产附加值相对更低的大宗低端、低技术的仿制药,这一点也与中国重仿制轻创新的产业传统特征是有关系的。另外,无论是为进军欧美市场所必须递交的药物主文件(DMF),还是将GMP标准与欧美接轨,中国均落后于印度。由此,印度原料药产业崛起的软硬件基础已经初见端倪:印度已经是全球DMF文件递交最多的国家,而且也是拥有FDA认证最多的国家。
, 百拇医药
    再而,即便在知识产权问题上,虽然中印两国均存在起步晚以及其现有法律体系不如西方国家的特征,但鉴于印度制药产业已经开始培育自身的研发能力,由此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也势在必行。

    最后,在全球销售网络覆盖与产品推广上,印度企业的优势也领先于中国。

    未来,中印两国原料药的竞争硝烟将弥漫于世界医药市场的主要舞台上。一方面,这两国之间将会为每一分市场份额寸土必争。另一方面,两国的市场占有率之和仍将继续扩大,进而挤占其他国家地区生产商的份额。据预测,中印两国目前已经占有西欧仿制原料药市场57%的份额,到2010年,这一数字将扩大至67%。

    在今后几年内,全球市场对原料药的需求仍将保持在8.2%的增幅,到2010年的市场总需求量将在460亿美元左右。从这一点来看,无论是亚洲还是欧美的原料药生产商,都不会轻易放弃任何机会,中印两国以低成本优势领跑市场,而欧洲企业依靠技术优势紧随其后或许就是对未来竞争格局最言简意赅的诠释。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61期, 百拇医药(本报特约撰稿人 黄东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