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6年第15期
编号:10968246
咳嗽诊治新进展及阿斯美临床应用研讨会纪要
http://www.100md.com 2006年4月20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6年第15期
咳嗽诊治新进展及阿斯美临床应用研讨会纪要

     编者按 2006年3月25日,来自全国呼吸界知名专家在杭州召开了一次关于慢性咳嗽诊治新进展及阿斯美临床应用的高峰论坛。该论坛由三共制药主办,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邓伟吾教授担任主席。出席会议的知名专家有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赖克方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陈宝元教授、北京协和医院许文兵教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李强教授、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瞿介明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周建英教授、广州中山大学第三医院张天托教授等。赖克方教授首先介绍了国内《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制订的背景、思路及特色,并与美国咳嗽循证指南(1998版,2006版)、日本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03版)及欧洲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4版)进行了比较。陈宝元教授随后介绍了CHEST 2006年最新发布的《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咳嗽循证指南》,特别是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治。与会专家对国内外咳嗽指南的有关问题、阿斯美在慢性咳嗽中的临床应用展开了热烈讨论。最后邓伟吾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

    我国慢性咳嗽误诊误治情况严重

    赖克方教授:慢性咳嗽是呼吸科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症,由于伴随症状少、X线胸片正常等,临床误诊误治比例相当高。据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调查,患者因慢性咳嗽平均就诊达18次,最高达100次,很多患者反复进行各种无意义检查,平均咳嗽时间62个月,约76%患者曾被诊断为“慢支”、“支气管炎”或“慢性咽炎”,92%患者接受了多种抗生素治疗。慢性咳嗽的误诊误治不仅造成极大医疗资源浪费,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造成严重影响,近半数患者因此而感到焦虑,产生厌烦情绪,严重延误学习与工作。对慢性咳嗽的研究我国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在病因诊断、治疗和发病机制方面也有一些有益成果,发现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临床特点与国外不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在2005年11月发布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4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