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0439
血栓通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6年4月14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43期(总第2297期 2006.04.14)
     关注“丽珠血栓通”系列报道之八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简称心力衰竭或心衰,是指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和心室充盈压升高,临床上以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以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依据症状的有无及治疗反应,可将心力衰竭分为3个阶段:无症状性心力衰竭,指左室已有功能障碍,左室射血分数降低(LVEF<50%),而临床无“充血”症状;充血性心力衰竭,指临床已出现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即通常所指的心力衰竭;难治性心力衰竭,指心力衰竭的终末期,对一般常规治疗无效。

    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机制是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长期、慢性激活,促进心肌重塑,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然后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形成恶性循环。

    目前已明确,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致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增高,从而导致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增高,而PAI-1对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具有抑制作用。tPA可使纤溶酶原PLG激活,转变为纤溶酶,使纤维蛋白(原)溶解。另有研究发现,慢性心衰患者血浆ET-1水平升高,而ET-1是一种强效缩血管物质,可直接参与心肌重构和心衰的发展过程,与心衰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心衰时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内皮素-1ET-1升高,可进一步加重其微循环障碍。中医认为,气虚、阳虚致血瘀、水泛为心衰基本病机。血栓通有效成分为三七总皂甙,具有活血化瘀、通脉活络之功。

    为了研究血栓通针剂(三七总皂甙)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机制,王永等研究人员将9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疗程均为14d,采用超声心动图对治疗前后左室功能进行评价,并对治疗前后血浆tPA、PAI、FIB、PLG、ET-1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PAI、FIB、PLG、ET-1等指标明显下降P<0.05,左室功能明显改善P<0.05,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血栓通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疗效。

    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生产的血栓通注射液,为纯中草药制剂,由三七干燥块根提取而成,主要成分包括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b1和Rd等。该厂生产工艺中采用了正丁醇抽提和加活性炭去除色素等步骤,有效防止了皂苷类物质的水解,使产品含量高、杂质少,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血栓通注射液现行的国家质量标准,是由该厂协助制定的,但其内部控制质量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制剂产品色泽浅、pH值稳定、有效成分含量高且稳定。(广文)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医院周刊第14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