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011212
方廷钰剖析医院“见死不救”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13日 《健康时报》 2006.03.13
     “根据我们对三省一自治区的调研,医院都存在着面临‘三无’(无工作、无单位、无低保)病人交不起医药费而形成的欠款。”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廷钰教授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医院屡屡发生“见死不救”的事件,存在着缺乏公共财政支持的保障机制的原因。

    从新中国建立起,医务界一直奉行“救死扶伤,发扬革命人道主义”的精神。但是近年来,医院本身由于经济补偿机制中政府主导地位不到位,医院商业化趋向愈来愈严重。医院作为一个独立运营的经济实体,出于本身利益的考虑,规避市场风险,对救死扶伤的义务愈来愈疏远,所以屡屡发生“见死不救”的事件。方委员说,医院固然有重金钱而漠视生命的错误,应受遣责,但是社会医疗服务保障机制中,缺乏公共财政支持的保障机制也是一个原因。医院进行了人道主义的救助,花费的医药费用得不到补偿。方委员参与的一项调研发现

    ,不少医院都面临“三无”病人交不起医药费而形成的欠款。西安市中心医院截至2005年9月,这类欠款达455万元;包头市属7家医院,从2002年至2004年3年中,无主病人欠费总额247.22万元;陕西宝鸡市扶风县医院这样一家小医院,“三无”病人一年的欠费也高达30万~50万元。方委员说,“三无”病人的医药费理应由社会救助来解决,医院是差额拨款单位,经费本来就严重不足,要让医院来承担这笔费用显然是不合理的,有些医院就只能让广大患者来消化这笔费用。

    一些医院开设特需医疗服务,以弥补医院经费不足的愿望是好的,能否办到还是个问题。医院筹措的比例是多少,缺额部分如何解决,都是一个未知数。没有特需医疗服务的医院怎么办?关键是一个“钱”字。因此方委员建议:1.制定医疗救助的相关法律和法规,以法律形式落实救助基金的来源。2.公共财政划出一块专项资金作为应急救助基金,同时向社会吸纳爱心捐款。

    方廷钰简介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英语传播和研究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翻译专门委员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