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胃疾病 > 胃炎 > 慢性胃炎
编号:10871173
慢性胃炎的治疗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6年第1期
胃炎,1治疗前提是根治幽门螺杆菌,2重点保护与营养胃黏膜,3辅助-对症药物的选用,4提醒—选药原则及注意事项,【参考文献】
     治疗慢性胃炎,除了消除病因、调整生活方式外,药物治疗是常用方法之一。

     1 治疗前提是根治幽门螺杆菌

    目前,已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Hp)与人类多种疾病有关,尤其与以下四种疾病密切相关:(1)慢性胃炎;(2)消化性溃疡;(3)胃癌;(4)NALT淋巴瘤。Hp的致病机制并不是很清楚,但是现已公认Hp是B型胃炎的重要致病因子,慢性胃炎病人有95%感染Hp。其在溃疡病的发病机制中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根除Hp可以降低溃疡复发率和改变十二指肠溃疡的自然病史。根除Hp的方案很多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含铋制剂;另一类含质子泵抑制剂(PPI)或H2受体阻断剂(H2RA)。现在认为一个理想的治疗方案应该包括:(1)Hp根除率≥90%;(2)溃疡愈合迅速,症状消失快;(3)病人依从性好;(4)不产生耐药;(5)疗程短,治疗简便;(6)价格便宜。目前倾向于用抗分泌药与两种抗生素联合低剂量、短疗程的治疗方案。常用PPI+阿莫西林+甲硝唑,Hp的根除率约在75%~85%,三联疗法中若将一种抗生素换成克拉霉素,Hp根除率可以增加10%~15%左右[1]。

    根据1999年全国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专家会议,关于Hp感染的治疗在国内推荐如下方案:(1)PPI+两种抗生素;①PPI标准剂量+克拉霉素0.25g+阿莫西林1.0g bid×1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