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 2001年第21期
编号:10859617
重复电针预处理可减轻大鼠急性短暂性脑缺血损伤
http://www.100md.com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1年第21期
针灸,,针灸;预处理;脑缺血,局灶性;大鼠,0引言,1材料和方法,2结果,3讨论,参考文献
     关键词: 针灸;预处理;脑缺血,局灶性;大鼠

     0 引言

    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已证明针灸对脑缺血损伤具有治疗作用[1] ,但针灸刺激能否诱导脑缺血耐受现象的产生尚未见报告.我们观察了电针刺激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中的预处理效应.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300~350g)(本校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10)、异氟醚组(n=10)和电针组(n=10).对照组未行任何预处理;异氟醚组吸入25mL·L-1 异氟醚,氧流量为2.5L·min-1 ;电针组吸入25mL·L-1 异氟醚,氧流量为2.5L·min-1 ,同时予电针刺激百会穴[2] .电针刺激仪为G6805-2型(青岛鑫升实业有限公司,批号:鲁药器监字第227033号),采用疏密波,强度1mA,频率15Hz.各组处理时间均为30min·d-1 ,持续5d.

    1.2 方法

    1.2.1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建立

    动物用40mL·L-1 异氟醚诱导麻醉,20mL·L-1 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深度,保留自主呼吸.根据Tatlisumak等[3] 的方法,并参照我们以前的报道 [4] ,采用右侧颈内动脉尼龙线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闭(MCAO)模型.阻闭120min后抽出尼龙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