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 2005年第1期
编号:10858325
甘南州羊泰勒虫病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5年第1期
羊,,羊;泰勒虫病;临床症状;病理变化,1临床症状,2病理解剖和组织学观察,3结论
     摘 要: 对近百例羊泰勒虫病自然感染病例和人工感染病例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主要表现 为高热,呈典型的稽留热,体表淋巴结肿胀;病的中后期,在羊的尾根、腋下、股内侧等部位有散在的出血点;病羊严 重贫血,血液检查,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病死羊的全身实质脏器及淋巴结出血。

    关键词: 羊;泰勒虫病;临床症状;病理变化

    近两年来,我们通过对中国的西北、东北和华北 地区羊泰勒虫病的流行情况调查,在掌握了本病与 地域、地形、草原类型、气候、季节的关系以及蜱的种 类和流行规律等的基础上,对近百例羊泰勒虫自然 感染病例和人工感染病例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进 行了详细的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症状

    1.1 潜伏期

    一般为8~12天,个别也有12天以 上的。

    1.2 体表淋巴结

    羊只发病后,体表淋巴结变化具有特征性;首先肩前淋巴结开始肿大,初期淋巴结发 硬,触之羊有痛感。随着病羊体温的升高,淋巴结肿大明显,一般可肿大到4~5cm×2cm,最大可见7cm ×4cm。股前淋巴结比肩前淋巴结肿胀时间较迟,并且多一侧较重,两侧同时肿大者较少。肩前两侧 淋巴结和股前两侧淋巴结同时肿大者极少;后随病期的延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