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 2005年第12期
编号:10858140
母胎心电图1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5年第12期
     患者,女,28岁,孕32周。患者自述无心慌、气短等症状。例行产科检查,查体孕妇体型偏瘦,腹壁较薄,胎儿监护及胎动均正常。其他检查均属正常范围。门诊查心电图,所有导联示:窦性心律,心率80次/min,P波时限0.10s,波幅0.05~0.20mV,P-R间期0.12s, QRS时限0.10s,ST-T正常,Q-T间期0.36s;所有导联均出现P'波,间期匀齐,P'波与P波无任何关系,时限0.04s,波幅0.05mV,频率150次/min,P'波后无其他与之关联的波形,心电图结论:(1)窦性心律;(2)房性并行心律建议复查。2周后,患者复查心电图,与前次心电图相同;患者后又查B超示:胎儿发育正常,后壁胎盘良好,羊水量中等。 胎心率150次/min。8周后顺利产下一男婴,体重3.5kg,发育正常。母亲产后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P'波消失。故推翻前次结论,现诊断为母胎心电图。

    讨论:关于胎儿心电图在孕12周后才可获取,是检查胎儿在宫内是否正常存活的客观检测指标。但不足之处是在图纸上有母儿两种心电图的图形,分析时需要加以分辨。如何确定胎儿心电图形呢?因母亲心电图心率较慢,各波电压高,胎儿心电图心率较快,电压低,凡记录到规则的波形,时限大于0.025s,与母亲心电图波形同时显示,即可考虑是胎儿心电图波形。又因胎儿心电图要通过宫腔和腹壁,易受孕妇腹壁紧张度、肌肉活动度及羊水的影响,因胎儿心电图的电压小,波形不易显示。若检测到胎儿R波与孕妇同向为臀位,反之为头位。胎儿横位波形很小或不见。本患者体型偏瘦,腹壁脂肪较薄,为后壁胎盘,羊水量中等适中。即后行B超检查证实胎儿为横位,故考虑胎儿的QRS波群未被描记出,只见到0.05mV的P'波,且P'波与P波无任何关系,且P'-P'间期匀齐,均为0.4s,频率150次/min, 查B超示胎儿心率与母亲心电图所示P'波频率相同,且产后母亲心电图示P'波消失,更支持图中所见波形为胎儿心电图波形,故本例心电图为正常母胎心电图。

    (编辑:齐 永)

    作者单位: 065201 河北三河,三河市燕郊人民医院, 百拇医药(王志慧,李月萍,李昀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