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信息
编号:11128671
当变革势在必行,企业如何化解变革的阻力(2)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0月31日
     四、小故事之化解变革阻力

    要化解变革阻力,就需要先分析阻力的来源所在。诚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1、变革阻力的来源

    管理变革就是要改变那些不能适应企业的内外环境,阻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因素如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员工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等。这种变革必然会涉及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引起企业内部个人和部门利益的重新分配。因此,必然会遭到来自企业各个方面的阻力。

    1.1个人层面

    人们对待管理变革的态度与其个性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那些敢于接受挑战,乐于创新,具有全局观念,有较强适应能力的人通常变革的意识较为强烈。而那些有强烈成就欲望的人,或是一些因循守旧,心胸狭窄,崇尚稳定的人对变革的容忍度较低,变革的抵触情绪较大。一些依赖性较强,没有主见的员工常常在变革中不知所措而依附于组织中群体的态度倾向。除此之外,由于变革会打破现状,破坏已有的均衡,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这类人常常是管理变革的最大抵触者,他们常常散步谣言,制造混乱,甚至采取强硬措施抵制变革。个人层面的阻力主要是来源于员工的个性心理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变革阻力的力度较小,但却是构管理变革阻力的基本单元。
, http://www.100md.com
    1.2组织层面

    在组织层面上产生变革阻力的因素有很多,他既包括了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显性阻力,还包括了组织文化,氛围,员工的工作习惯等隐性阻力,由于管理变革会对组织内部各部门,各个群体的利益进行重新分配,那些原本在组织中权利较大,地位较高的部门和群体必然会将变革视为一种威胁。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常常会抵制变革。另外,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必然会重组企业的组织结构,对某些部门,某些层次予以合并,撤减,以及重新进行权责界定,一些处于不利地位的部门和层次就会反对变革。相对组织内的显性阻力而言,组织内的隐性阻力就更加隐蔽,而且一时间难以克服。组织内的文化,员工的工作方式已经成为一种工作习惯。在长期的工作中,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员工与组织之间已经形成了某种默契或契约,一旦实行变革,就意味着改变员工业已形成的工作关系和工作方式,必然会引起员工的不满。

    2、变革阻力产生的原因

    2.1企业员工在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上难以取舍。一般而言,企业变革的目标就是要追求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这与组织内各个利益主体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是,组织利益最大化实现需要个利益主体的有效组合,这样就必然会对组织内的各个主体的权利和利益进行重新分配。由此,一些群体和个人的既得利益就会有所损失。这就要求企业的员工要有一种舍小家,顾大家的全局意识,从组织的整体利益和全局利益去看待变革的意义。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一些领导和员工只顾自己的个人利益和短期利益,盲目的抵制变革使得企业的变革难以有效的实施。
, http://www.100md.com
    2.2员工不明变革的意义,对变革的发动者缺乏信心。在管理变革的过程中,一些员工对企业变革的紧迫性认识不足,认为变革没有必要,企业推动变革是多此之举,并且会对自己的利益造成损害。更有甚者,为了维护个人利益,常常捏造事实,散步谣言。还有一些员工认为变革很有必要,但对变革发动者发动变革的动机和实施变革的能力产生怀疑,他们中有的认为变革是发动者为了私利的获得而进行的伎俩,有的认为发动者的知识和能力不足以实现既定的目标。

    2.3员工对变革的后果不确定。在实施变革的过程中,一些员工虽然认识到了变革的迫切要求,但却不能准确的把握变革实施的后果,他们常常会对变革产生各种猜疑,认为变革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很可能会对组织,个人的利益产生损害。这类人常常认为变革是在冒风险。因此这里,在变革的过程中,他们常常依附于群体的态度倾向,有的甚至公开抵制变革。, http://www.100md.com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