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研究动态
编号:10771185
用电脑筛选血瘀证用药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0月1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19期
     几十年来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研究取得众多成果,血瘀证广泛存在于众多疾病的某些阶段,活血化瘀药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深入探讨血瘀证的药物选用,我们利用“名医群体智能优化技术”研制数字化中医会诊系统,依据其所涵盖的古今2000位临床各科名医的将近10万条临床有效信息,进行统计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方法

    1.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1986年11月修订的血瘀证诊断标准为依据,选出35个血瘀证表现,利用“慈方数字名医服务系统”针对每个表现进行会诊处方,按照药物使用的频次排序,选出使用频率最高的前3味药物,得出某一表现的最佳用药。

    2.统计35个血瘀证表现最佳用药中各种药物使用频率,分析药物的适应症谱,将使用范围超过50%的活血化瘀药称为广谱化瘀药,将使用范围低于50%的化瘀药称为窄谱化瘀药。
, http://www.100md.com
    3.举例选择2~3个血瘀证表现的组合,利用“慈方数字名医服务系统”针对每组表现进行会诊处方,选出按照药物主次排列的处方中前3味药物,分析各种血瘀表现组合后对选药有何影响。

    二、结果

    1.单一血瘀证表现的最佳选药

    2.各种血瘀表现21种最佳用药的适应症谱

    三、举例

    例1.狂躁、不同瘀血舌像及月经紫暗血块的组合

    组1、组3、组5比较,在狂躁相同,瘀血舌像不同的情况下,处方差异明显;

    组2、组4、组6比较,在狂躁和月经紫暗血块相同的情况下,处方差异也比较明显;
, http://www.100md.com
    组1、组2比较,有无月经紫暗血块对处方没有影响;

    组3、组4比较,有无月经紫暗血块对处方有一定影响;

    组5、组6比较,有无月经紫暗血块对处方没有影响。

    例2. 肢体偏瘫、不同瘀血舌像及唇紫黑的组合

    组1、组3、组5比较,在肢体偏瘫相同,瘀血舌像不同的情况下,处方有一定差异;

    组2、组4、组6比较,在肢体偏瘫和唇紫黑相同的情况下,处方差异比较明显;

    组1、组2比较,组3、组4比较,有无唇紫黑对处方产生一定的影响;

    组5、组6比较,有无唇紫黑对处方没有影响。
, http://www.100md.com
    四、讨论

    (一)“非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血瘀证

    治疗血瘀证的药物除常用的经典活血化瘀药(丹参、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莪术、怀牛膝、丹皮、莪术)外,还涉及很多非传统活血化瘀药,包括:补气药(生甘草、黄芪、党参、白术)、养血药(当归、白芍)、补阳药(淫羊藿)、养阴药(生地)、解表散寒药(桂枝)、清热解毒药(黄芩)、软坚散结药(海藻)、祛湿药(茯苓),这一现象的意义何在呢?

    有关古籍记载:甘草,《神农本草经》主“金疮肿”;《别录》“通经脉,利血气”;《日华子本草》“利百脉”。黄芪,《神农本草经》主“痈疽,久败疮”;《别录》“逐五脏间恶血”。白术,《神农本草经》主“死肌”;《别录》“利腰脐间血”。当归,《神农本草经》主“诸恶疮疡金疮”;《别录》“除客血内塞”;李杲“当归稍主癥癖,破恶血,并产后恶血上冲,去诸疮疡肿结,治金疮恶血”;《本草蒙筌》“逐跌打血凝”。白芍,《神农本草经》“除血气,破坚积”;《别录》“通顺血脉,散恶血,逐贼血”;《药性论》“血气积聚,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生地,《神农本草经》“主折跌绝筋,逐血痹,除寒热积聚”;《别录》“破恶血,通血脉”。桂枝,成无己“散下焦蓄血”;《本草备要》“温经通脉”;《药品化义》“除肢节间痰凝血滞”;《本草从新》“温中行血”。黄芩,《神农本草经》“下血闭”;《别录》“女子血闭”。海藻,《神农本草经》主“癥瘕”。茯苓,《医学启源》“利腰脐间血”。
, http://www.100md.com
    现代研究证实,党参(《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1》):党参注射液可使体外形成的血栓长度、湿重、干重显著降低,使红细胞压积、血黏度明显下降,抑制血小板聚集。淫羊藿(《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1》):淫羊藿明显降低健康人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全血黏度,加快血液循环;治疗冠心病有良好疗效。

    综上,一是这些药物的活血化瘀作用古书已有记载,但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将其活血化瘀作用给弱化或丢失了。二是古书虽然未记载其有活血化瘀作用,但在古今临床或现代实验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中医认为,血瘀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结果,又是进一步导致或加重疾病的原因之一,在血瘀证临床上我们不但强调活血化瘀药的选择,更应强调治疗导致血瘀证的原因。非活血化瘀药基本包括了治疗血瘀证常见原因和结果的治疗作用。例如,气虚血瘀可选黄芪、党参、白术、甘草;血虚血瘀可选当归、白芍;阳虚血瘀可选淫羊藿;阴虚血瘀可选生地,寒凝血瘀可选桂枝,热毒血瘀可选黄芩;痰凝血瘀可选海藻;湿邪致瘀可选茯苓。由于这些药物具有针对血瘀证病因和结果的治疗作用,故我们应该特别重视这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
, 百拇医药
    (二)本研究的重大意义

    1.明确了活血化瘀药的最佳适应症谱,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了依据。例如:当归对26种血瘀症状具有公认的治疗作用,适应症谱很广;三棱、莪术只有对肿块1种血瘀症状的治疗作用得到公认,适应症谱较窄。

    2.提高了对不同血瘀证表现临床用药的针对性,有益于提高临床疗效。例如:舌质紫暗可选当归、桃仁、红花;舌体瘀斑可选当归、川芎、桃仁;舌质瘀点可选当归、赤芍、桃仁;舌底静脉曲张可选当归、丹参、黄芪。

    3.证明了中医根据单个临床表现选药规律和根据一组症状选药规律之间的差异。本研究证明,当几个血瘀表现组合时,临床选药不是针对单个血瘀症表现进行活血化瘀药物的简单相加组合,而是具有新的用药规律。例如:肢体偏瘫+舌瘀点,选用的两味最主要药物是当归、黄芪,而不是当归(肢体偏瘫)、赤芍(舌瘀点);狂躁+舌瘀点+月经紫暗血块,选用的最主要3味药物是丹皮、赤芍、郁金,而不是生甘草(狂躁)、当归(舌瘀点)、白芍(月经紫暗血块)。这正是中医注重整体变化和辨证施治的体现。

    4.为其他类型中医证候的实用性研究提供范例。每一中医的证候均包含数个主要症状,为了提高临床疗效,如何针对每个主要症状及几个主要症状组合的病因病机选择针对性最强的药物都应该深入研究。, 百拇医药(贾海忠 中日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