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717853
亚太肝病学会(APASL)第15届年会(2005年8月18日-21日)论文选登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8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5年第34期
     无论核苷类初治还是拉米夫定失效患者

    恩替卡韦治疗慢乙肝耐受性均较好

    恩替卡韦(ETV)是强效HBV多聚酶选择性抑制剂,对野生型和拉米夫定(LVD)失效的HBV均有抗病毒活性。Ⅱ期和Ⅲ期研究均表明,无论对于核苷类药物初治还是LVD失效的HBV慢性感染患者,ETV均优于LVD。Ⅱ期剂量探索研究确定,ETV治疗核苷类药物初治患者的剂量为0.5 mg,治疗LVD失效患者的剂量为1.0mg,在这两组人群中均显示,ETV疗效优于LVD,安全性与LVD类似。本研究对4项研究(022、027、026和014研究,其中014为Ⅱ期研究,其他为Ⅲ期研究)进行汇总分析,评价ETV与LVD的安全性。

    患者入选标准为:年龄16岁以上,随机分组前52周内肝活检证实为慢性HBV感染,HBV DNA≥0.7 MEq/ml(ETV-027)、≥3 MEq/ml(ETV-022、026)或≥10 MEq/ml(ETV-014),血清ALT水平为1.3~10×ULN(014研究中ALT为正常~10×ULN),肝功能处于代偿期,无HIV、HCV或HDV混合感染,以前未接受过ETV治疗。
, 百拇医药
    核苷类初治患者入选标准为:随机分组前24周内未接受过针对HBV的抗病毒治疗;如此前接受过抗HBV核苷或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则治疗时间不超过12周。LVD失效患者入选标准为:目前接受LVD治疗应答不完全,表现为病毒血症反弹,或病毒血症同时有明确的LVD耐药突变;随机分组前24周内,除LVD(026研究中除lobucavir)外未接受过其他针对HBV的抗病毒治疗;如此前除LVD(026研究中除lobucavir)外接受过其他抗HBV核苷或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则治疗时间不超过12周。

    对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其中包括严重不良事件、由于不良事件退出研究、实验室异常指标、ALT 升高(flare)、恶性肿瘤和死亡。

    结果(见表1)

    人口统计学

    无论核苷类药物初治患者还是LVD失效患者,治疗组间基线人口统计学特征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不良事件和停药

    LVD和ETV组不良事件发生频率和种类具有可比性;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中度,每种严重不良事件只发生于≤1%受试者;在两类人群中,LVD组因不良事件停药率均高于ETV组。

    ALT 升高

    无论核苷类药物初治患者还是拉米夫定失效患者,LVD组治疗期间ALT 升高发生率均高于ETV组,这是LVD组停药率高的主要原因。LVD失效患者中的LVD组治疗期间ALT 升高发生率高于核苷类药物初治患者中的LVD组;而两类人群中ETV组ALT 升高发生率基本相同。治疗后ALT 升高较少见,ETV组患者没有发生ALT 升高引起的肝功能失代偿。

    恶性肿瘤

    ETV组和LVD组恶性肿瘤发生率均很低,两组之间相当,并与这一人群恶性肿瘤预期发生率一致。
, 百拇医药
    结 论

    ●在共纳入1347例核苷类药物初治患者和373例LVD失效患者的三项大型Ⅲ期研究和一项Ⅱ期研究中,ETV与LVD的安全性相似;

    ●ETV组肝脏和血液学实验室指标3~4级异常发生率与LVD组类似或低于LVD组;

    ●ETV组因不良事件停药率和ALT 升高发生率低于LVD组;

    ●ETV组与LVD组恶性肿瘤和死亡发生率均较低。

    表1 治疗期间及24周治疗后追踪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概况

    核苷类药物初治患者(%) 拉米夫定失效患者(%)

    ETV 0.5 mgLVD 100 mgETV 1.0 mgLVD 100 mg
, 百拇医药
    (679例)(668例)(183例)(190例)

    所有不良事件551(81)545(82)156(85)155(82)

    所有药物相关不良事件248(37)251(38)83(45)71(37)

    严重不良事件47(7)54(8)19(10)14(7)

    ALT 升高

    治疗期间15(2)28(4)4(2)21(11)

    治疗后24周追踪期间16(4)[416]33(9)[380]3(5)[60]0[37]

    恶性肿瘤7(1)7(1)4(2)2(1)

    死亡2(<1)4(<1)1(<1)2(1)

    ALT 升高定义为ALT>10×ULN和>基线值2倍,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