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717813
吉米沙星可用于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8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5年第34期
     本报讯 美国Hhavnani等对全合成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吉米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敏感性、药物动力学、药效学及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总结,他们认为,吉米沙星是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经验性治疗的有效药物。(Pharmacotherapy 2005,25∶717)

    吉米沙星对多数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特别是肺炎链球菌(包括多重耐药性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莫拉菌属等重要的社区获得性呼吸系统病原体。

    吉米沙星于2003年4月被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细菌性感染恶化。该药物以细菌中两种重要酶(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Ⅳ)为双重作用靶位,其口服生物利用度约为71%。在服药24小时后,约有20%~35%的吉米沙星以原型从尿中排出,清除半衰期为6~8小时,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可每日给药1次。

    通过对体外实验及动物感染模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与药效相关的24小时游离药物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最小抑菌浓度的比值(ƒAUC0-24∶MIC)约为30。ƒAUC0-24的均值约为3 μg小时/ml,试验菌株显示肺炎链球菌MIC90的中位值为0.03。由此可得出当给予标准剂量(每日1次给药320 mg)时ƒAUC0-24∶MIC的比值可望达到100。

    在纳入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的临床研究中,吉米沙星对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及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恶化有很好的疗效,前者临床治愈率为93.9%~95.9%,后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6.1%~97.5%。患者对吉米沙星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多为轻度至中度。腹泻(<4%)、恶心和皮疹(<3%)、头疼(<2%)较为常见。

    吉米沙星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并不常见,但当与含二价或三价阳离子的化合物诸如抗酸剂合用时,吉米沙星的吸收会有较大程度的下降。

    由于吉米沙星对多种常见革兰阳性及革兰阴性呼吸系统病原体感染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良好,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系统感染极为有效的经验疗法。,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