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5年第12期
编号:10707644
电针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内5-羟色胺含量及局部脑血流量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5年第12期
1材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参考文献
     电针是临床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广泛使用的常规辅助疗法之一。为研究电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异性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本课题采用栓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电头针、电体针对大鼠脑内5-羟色胺(5-HT)含量及局部脑血流量(rCBF)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共采用健康成年SD大鼠29只,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雌雄不拘,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以下4组:(1)假手术组(n=7):除不插入线栓外,其余手术步骤同模型组;(2)模型组(n=7):造模完毕1h后外拉尼龙线栓,再灌注2h,即缺血1h再灌注2h;(3)电头针组(n=8):大鼠造模完毕1h后再灌注时施加电头针2h,选用大鼠手术侧顶颞前、后斜线,以30号0.5寸毫针斜刺入大鼠头皮下12mm。针柄接G6805-2A型电针治疗仪(上海华谊仪器制造厂),电压6V,频率10Hz,连续波形,电流强度以大鼠触须、耳朵微动为度;(4)电体针组(n=7):大鼠造模完毕1h后再灌注时施加电体针2h,选用大鼠瘫痪侧曲池、合谷、足三里、环跳穴,直刺进针,刺入1~7mm,深度依穴位而定。针柄接G6805-2A型电针治疗仪,刺激参数同电头针组,电流强度以大鼠瘫痪侧肢体跳动为度。大鼠穴位依据人体穴位及大鼠穴位图谱 [1] ,结合大鼠解剖结构定位。

    1.2 造模方法 实验大鼠经6%水合氯醛(35mg/100g)腹腔内注射麻醉后仰卧于手术台上,颈正中切开,分离右侧颈总动脉(CCA)及颈外动脉(ECA)、颈内动脉(ICA),结扎ECA的分支,以保证尼龙线栓准确进入ICA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