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 2005年第7期
编号:10705906
血清MMP-2检测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5年第7期
1MMP结构、分类来源及作用底物,2临床应用,【参考文献】
     1 MMP结构、分类来源及作用底物

    MMPs是一类含有锌原子的、其活性依赖于钙离子的蛋白酶,可以降解ECM中的主要生物大分子。按作用底物不同主要分为五大类:(1)间质胶原酶,1962年发现可分为成纤维细胞型(又称,间质胶原酶MMP-1),中性粒细胞型(MMP-8),MMP-1分子量55kDa,来源于结缔组织细胞(CT),肝内HSC、HC、KC均有分泌。分解底物为胶原蛋白(Ⅲ>Ⅰ>Ⅱ);抗MMP-8抗体可识别MMP-1,而抗MMP-1抗体则不能识别MMP-8。胶原酶以前体分泌前胶原酶.激活因子在蛋白酶及有机汞作用下激活。在最适条件(25℃)下,间质胶原酶选择作用于肽链中甘氨酸-异亮氨酸肽链和A 2肽链中的甘氨酸-亮氨酸肽键,将胶原的肽链切成3/4和1/4两个片段;(2)基质分解素(Stromelysin)又称蛋白多糖酶或中性金属酶Ⅳ,可分为分解素1,2,3和Matrilvs.分别属MMP-3、MMP-10、MMP-11和MMP-7,仅有MMP-3在肝脏中存在,有CT、MФ、HSC分泌,分解Ⅲ、Ⅳ、Ⅸ、Ⅹ、Ⅺ、明胶、LN;FN、PG、前胶原酶和前明胶酶B;(3)明胶酶(GeIatinase),分A和B两类,A为MMP-2,72Kda,来源于间质细胞、肿瘤细胞、MФ和HSC、KC,分解变性胶原、弹性胶原和胶原Ⅳ、Ⅴ、Ⅸ、Ⅹ、Ⅺ;B为MMI-9,95Kda,来源于CT、单核细胞、肿瘤细胞,分解底物同MMP-2;(4)膜型金属蛋白酶(MT-MMP),分为MT-MMP1(MMP-14),MT-MMP2(MMP-15);(5)金属弹性蛋白酶(MMP-12)。不同的MMPs有着结构上的相似性,它们的一级结构中均含有两个高度保守的区域:一个在N-端的前肽区(PRCGVPDP);另一个在催化功能区,是锌原子的结合位点HELGH。除了溶基质蛋白(Matrilysin)以外,各MMPs C端均有与玻璃粘连蛋白(vitronectin)相关的区域,该区域与MMPs的底物特异性有关 [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7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