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743978
健康观点 到底该信哪个
http://www.100md.com 2005年8月4日 《当代健康报》 2005.08.04
     现如今,健康成为一种时尚话题,人们都关注健康,重视保健。而此时,有关健康的书籍大量涌现,健康杂志纷纷创刊,关于健康的知识广为传播。

    在津津乐道各种各样的医学理念和医学知识的同时,人们也发现同一个问题常常有不同的观点,有很多互相矛盾甚至截然相反。比如有的人说应“饭前喝汤,可以开胃”,有的人却说“饭后喝汤利于消化”;有的人说“不能空腹吃水果”,有的人却说“早餐应该先吃一个苹果有利于牙齿健康和清理肠胃”……面对各种说法人们不禁茫然困惑。健康信息浩如烟海,我们该如何辨别真伪、获得正确的健康理念呢?

    保护健康首先要靠自己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助理黄建始认为,保护健康首先要靠自己,“健康在我心中”。黄建始曾经遇到过不少刚进入社会打拼的年轻人,因为自恃年轻,并不认为健康是需要自己格外重视的问题,总说寿命健康都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没有必要过多关注。而且用太多健康理念的条条框框限制自己是一种束缚。他们虽然知道应少摄入脂肪,多吃水果、蔬菜鱼类,尽量食用有机食品,但这些原则在工作忙碌、饥肠辘辘时就被抛之脑后。
, 百拇医药
    黄建始说生命是最宝贵的,最宝贵的东西不可能用最简便的方法去呵护,对生命负责,没有捷径,不要怕花时间去寻找健康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包括寻找健康的信息、健康的产品,多比较,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针对目前出现的医学保健说法不一致的现象,黄建始说要靠自己去辨别,遇到不同的观点,应该多找些专业书籍看看哪些有道理,哪些不科学。他同时指出,每一个医学研究都是阶段性的,科学的本质就是怀疑,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否定旧有的东西,因此我们不要完全绝对相信某一种理念,也不要完全相信某个医生,而且目前我国医生的预防知识也不太普及。

    黄建始说中国关于健康最大的误区是保健品的误区。目前社会上有一些假冒伪劣保健品,黄建始说,中国的文化中有“药食同源”之说,保健品市场混乱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这种说法有关,实际上中药和保健品应该严格分开。由于开发药物和开发食品的投入相差很大,中药较便宜,而保健品很贵。在利益的驱动下,就会出现一些违规的药品。这方面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 百拇医药
    好方法因人而异

    《防治流行性感冒保健新法——新世纪医学模式应用》一书的作者魏慧王强,是国内外知名的按摩、针灸、导引专家;新世纪医学模式的奠基人、倡导者。他认为,适合自己的保健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运动因人而异,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人们自身应该本着一种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对待健康。他倡导一种生物——心理——社会和被动(医生做的保健、治疗与美容)与主动(在医生指导下患者自身做的以导引运动为主之保健、治疗与美容)相结合的新世纪医学模式。

    魏慧王强说,要走出医学科普误区,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美、什么是健康。要掌握有关美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其次,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得到有经验的医生的指导,开展循序渐进、系统科学的身体锻炼。只有在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一个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并征得有经验的医生的帮助,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健身方法。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没有一种运动方法适合每一个人。我们要善于寻找适合自己的、符合健康原理的方法,建立科学的健身强体理念与规划,不断地在实践中完善自我身心保健的计划,并长期坚持实行之。
, 百拇医药
    健康是1,其他都是0

    中国健康协会副秘书长赵仲龙建议大家要真正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健康是一个工具,而不是可以任意挥霍的财富。只有健康才能享受人生。他提醒大家不管工作多忙碌,每天都要留给自己30分钟锻炼身体。赵仲龙认识一位70岁的老年人,每天利用小区里的健身器材健身,已经坚持了数年,以前有高血压病,自锻炼以后很少犯病了。她还经常听健康方面的广播,偶尔也翻翻健康书籍。对于一些健康知识,她有自己的原则,遵循自己认为有道理的方式生活,不盲目跟风,也不会因为某天听说一个新方法就去尝试或改变自己多年的生活习惯。赵仲龙说,老人的健身方法不一定适合其他人,但是她注重保健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针对医学科普误导的问题,赵仲龙说,首先要辨别真伪,不能急功近利,迷信速成的东西,因为健康本身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尝试某种方法,也不是短时期内能够见效的。其次,医学专家要做个有良心的专家,要对生命负责。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忽视他人的健康。最后,媒体要科学严谨地对待健康。目前制造误导的人本身并不具备多少专业知识,有些媒体做有偿科普误导读者,对这些问题要学会区别。

    究竟哪些医学理念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很难一概而论,毕竟医学科学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但是我们要关爱自己的健康,理性看待各种医学观念;而宣传医学知识的媒体更应该本着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将经过医学界讨论验证后的成熟的理论奉献给公众。

    健康是生命的根本,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都应该以全新的眼光来思考生命中有关健康的点点滴滴,理性看待各种医学科普观点,重视自己的健康问题,唯有这样才能更好享受健康的快乐。 (孙琛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