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教育》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661478
中西医结合教育世纪回顾与思考
http://www.100md.com 《中医教育》 1999年第5期
中西医结合|教育|历史沿革,关键词:
     韩贵清 李旺 张家口医学院 张家口 075029 中医教育 1999 0 18 5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教育;历史沿革 期刊 zyjy 0 教育论坛 fur -->


    

1.历史探源

    西医传入我国最早可上溯到明朝万历年间。到17世纪中叶,中医界有识之士便开始了接触并敏锐地感觉到这个新鲜事物,于是作了一些初步探索,如汪昂、赵学敏、王学权、王清任、陈定泰等。随着西医渐进而形成的冲击,试图汇通中西医的思想开始萌芽,历史的时刻表应在清初。到晚清如果从药地和尚“中经西纬”手法和“物理小识”作为近代中西医汇通发端的话,伴随着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中西医汇通便开始了她在中国医学史上极其艰难的旅程。

    1.1中西医结合的萌芽阶段(第一阶段)

    开始注意中西医的不同,思考中西医的关系,进而试图中西医交流汇通,并作了一些中西医教育临床实践方面的尝试,逐渐形成了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特有的医学流派——中西医汇通派。这个时期具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有:

    (1)王宏翰字惠源,清初人。著有《医学原始》4卷(成书于1688年),倡导中西医汇通,他将西医早期引入的四元素学说与中国的太极阴阳学说相比较,并试图用西医的胚胎学说解释中医的命门学说等。

    (2)朱沛文字少廉,清末人。著有《华洋脏象约纂》4卷,创“肾精主脑髓说”。他生活的年代,正值西风东渐盛极一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7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