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K > 咳嗽
编号:10828214
对付咳嗽、哮喘,不妨来个"夏练三伏" 伏天:贴敷治喘好时节
http://www.100md.com 2005年6月30日 《健康时报》 2005.06.30
     “冬病”是指咳嗽、哮喘等易在冬季寒冷季节发作的疾病,“夏治”是指通过夏季提前的预防和治疗,减少上述疾病的发作次数或减轻病情。

    临床观察发现,哮喘患者多以阳虚为主,卫外不固,外寒侵袭,郁结于肺,故必用辛温之法,才能开郁散寒。冬病夏治消喘膏(此为夏治呼吸系统疾病外敷用药的通称,各医院根据情况自配或购买,但主要组方大致相同。———编辑注),以辛温散寒之中药组方,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时节,即头伏、二伏、三伏,将药物贴敷在人体背部双侧肺俞、心俞、膈俞穴,连续3年,从而起到温通经气、疏通经络、散寒祛邪、调理气血的作用,使机体阴阳调和,经气行于经,卫气护于外,达到治病的目的,而且方法简便易行,患者没有痛苦。

    采用消喘膏进行“冬病夏治”的范围为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冬病夏治贴敷法几项注意:1.穴位外敷的时间是夏令三伏,即每年的初、中、末三伏各一天(约每隔10天外敷1次),每年外敷3次,一般要求连续外敷3年为一个疗程(即连续3年的三伏接受治疗)。

    2.穴位外敷成人每次2~6小时,儿童每次1~3小时,如果外敷时感到局部疼痛较甚,灼热难忍,可以随时停止外敷,揭去膏药。

    3.外敷后有的病人外敷处可能会出现水疱,皮肤瘙痒,这属于正常现象,如水疱较小,不必进行特别处理,最好让其自然吸收。若水疱已破,可局部涂龙胆紫药水,请不要用膏剂外敷,如水疱较大,可去医院处理。

    4.穴位外敷的三伏期内均要尽量避免感冒,外敷同时不能进食冷饮,不要过度吹电扇、空调。

    链接:今年的头伏是7月15日,患者朋友可就近向以下医院咨询: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021)65415910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021)65161782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021)64370045广东省人民医院(020)8382781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020)36591912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020)87755766广州市中医医院(020)81850353浙江省人民医院(0571)85239988浙江省中医院(0571)87071770, 百拇医药(关玲 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