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629028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柄固定方式安全性有差异
http://www.100md.com 2005年6月23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5年第23期
     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存在术后人工关节的牢固程度及其远期效果不明确等问题,矫形外科医师对临床应用两种股骨柄固定方式存在不同意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马杰科等应用Cochrane系统评价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两种股骨柄固定方式的效果差异,分析结果显示,第1代和第2代骨水泥技术固定组的栓塞现象发生率高于非骨水泥组,而第3代骨水泥技术固定组与非骨水泥固定组没有显著差异;骨水泥组的股骨柄下降和皮质增生现象发生率低于非骨水泥组。(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5,5∶296)

    马杰等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检索了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1979~2004年12月)、Medline(1966~2005年2月)及《中华骨科杂志》(创刊至2005年2月)等,共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9项,合计1075例髋关节。合并分析发现,第1代和第2代骨水泥技术固定组的栓塞发生率显著高于非骨水泥组(OR为0.02,95%CI为0-0.11,P<0.00001),而第3代骨水泥固定组栓塞发生率与非骨水泥组无统计学显著差异(OR为0.80,P=0.58);骨水泥组股骨柄下降率(OR为12.20,P<0.0001)和皮质增生现象发生率(OR为69.97,P<0.00001)显著低于非骨水泥组。研究者提示,术后大腿痛、股骨柄假体翻修以及异位骨化发生率等并发症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