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药杂志》 > 2005年第5期
编号:10625522
聚戊烯醇及其磷酸酯药效药理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5年第5期
1聚戊烯醇及其磷酸酯药效毒理研究,2聚戊烯醇磷酸酯对继发性免疫缺陷的作用及其机制,3聚戊烯醇磷酸酯抗病毒作用及其机制[5-6,12-13],4聚戊烯醇磷酸酯直接抗病毒作用[5~6,12~13],参考文献
     聚戊烯醇及其磷酸酯作为N-糖蛋白生物合成的载体,对细胞具有修补和双向调节作用,近几年成为国内外新药开发的热点。聚戊烯醇及其磷酸酯具有抑制肿瘤、抗病毒、降血糖、护肝和造血等功能,但其作用机制到目前尚未完全研究清楚,国内没有研究报道其药理作用,因此本文对国外现有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国内进行聚戊烯醇及其磷酸酯的药物开发和应用提供思路。

     1 聚戊烯醇及其磷酸酯药效毒理研究

    聚戊烯醇磷酸酯(polyprenyl phosphate,pp)是一类存在于动物体内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类脂化合物,在体内通过CTP酶作用代谢成人体必需的多萜醇磷酸酯,作为N-糖蛋白生物合物的载体,参与糖蛋白的生物合成,体内多萜醇磷酸酯不足将引起脂质代谢、糖类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并导致细胞病变 [1] 。多萜醇磷酸酯能促进机体造血功能,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糖尿病、高尿酸、高血脂和肝功能疾病,尤其能抑制B16-F10黑色素肿瘤转移和辅助化疗P388白血病肿瘤 [2,3] 。因此,可以通过摄入外源性的多萜醇(Dolichols)和植物聚戊烯醇(Plant polyprenols)来弥补,其生物代谢如图1。

    图1 多萜醇磷酸酯的生物代谢途径(略)

    利用植物聚戊烯醇合成聚戊烯醇磷酸酯国外已有报道 [4] ,但对于外源性聚戊烯醇磷酸酯的药效研究不多。俄罗斯医科院对聚戊烯醇磷酸酯体内外抗病毒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5,6] ,实验表明聚戊烯醇磷酸酯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制剂,对犬肠炎、犬传染性肝炎、鼠痘、鼠肝炎、猫传染性胃肠炎、猫传染性肠炎和腹膜炎、牛混合病毒感染、牛白血病、狂犬病、瘟热病毒等有抑制和治疗作用,其有效率达60%~90%,而未用聚戊烯醇磷酸酯处理的小鼠100%死亡。在此基础上,该所开发的兽用抗病毒制剂“Phosprenyl”已经俄罗斯联邦政府批准作为抗病毒兽药于1996年上市。俄罗斯还利用针叶聚戊烯醇及其磷酸酯开发喷雾剂,预防和治疗流感,其有效率大于70%。

    中国林科院林化所对聚戊烯醇及其磷酸酯的药效进行了初步研究 [7~9] ,聚戊烯醇的LD 50 为21.5g/kg,属实际无毒级。聚戊烯醇具有对化学性肝损伤(酒精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对小鼠移植性肝瘤Heps、艾氏腹水肝Ec的抑瘤率为50%~60%,能提高5-Fu、PDD、CTX、ADM等化疗药对Heps的疗效,提高放射线 60 Co对Heps的疗效高于64.5%。聚戊烯醇对肝癌Heps、Ec和肉瘤S 180 等体内移植性瘤谱的抑瘤率为50%左右,对抗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流感病毒的体外活性实验表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8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