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790851
受害者痛斥抗癌广告
http://www.100md.com 2005年6月14日 人民网
     6月7日,本报在第95期头版上刊登了文章《抗癌广告都非法》,揭露非法抗癌广告的种种问题。这期报纸刚上市,编辑部就接到大量读者电话,曾经受骗上当的患者和家属纷纷痛陈被广告欺骗、人财两空的遭遇,很多人说起来声音都在发颤。有一位患者家属激动地告诉我们:“花了好几万块钱,没一点用。这些人赚的都是黑心钱呀。”

    记者记录了三位癌症患者和家属的亲身经历,他们声泪俱下的讲述,让我们对抗癌广告的骗人伎俩看得更清楚。

    “抗癌药”:声称什么癌都能治

    当记者在北京肿瘤医院见到方进宇(化名)时,头发花白的他正在休息。他的老伴、胖胖的刘大妈一边给他掖好被角,一边哽咽着对记者说:“他的病,全让这些广告给耽误了。”

    方大爷今年64岁。2004年,他被查出患了结肠癌,而且已到了晚期。“那时候大夫就劝我们做化疗,可是老头子不肯听,总想着有什么特效药或者秘方。”刘大妈叹着气说,从那以后,方大爷就开始留意各种抗癌广告,还去过几个卖药的地方,结果发现不是在阁楼上,就是在小卖部里,实在不敢信。后来,他在一份文摘类报纸上看到“富硒灵芝宝”的广告,说这种药的治愈率超过90%,看了以后就想试试。起初刘大妈不答应,可是一想到化疗那么痛苦,不忍心让他受那份罪,就同意了。
, http://www.100md.com
    按照广告上的电话打过去,那边有人给了刘大妈一个地址,她连忙和方大爷一块赶了过去。这个“经销部”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附近的一个小店里。门脸很小,藏在人行道绿化带后面,非常简陋。老两口半信半疑地走了进去。只见里面黑黑的,靠门有一排柜台,摆满了富硒灵芝宝等药品。一个中年女人和两个看着只有十几岁的女孩趴在柜台上。刘大妈说想买药,那女人立刻殷勤起来,张口就问要买多少。刘大妈问她:“我老伴患的是结肠癌,这药管用吗?”这位经销员说:“大妈,您放心,这药什么癌都能治。中医加上高科技,比化疗强。”接着,她又滔滔不绝地讲述了一大堆富硒灵芝宝的好处,热情地建议“先来3个疗程”,还说用不完能退。老两口最后花3000多元,买了一个疗程共6盒药。

    “没想到,吃了药以后就出事了。”说到这里,刘大妈忍不住抽泣起来。平静了一下,她接着说,吃完药之后,方大爷还是觉得难受,只好到医院去检查。结果让老两口大吃一惊:白细胞低了,肝功也降了很多。大夫连忙问他们吃什么药了,刘大妈说吃了富硒灵芝宝,大夫一听就急了:“你们怎么能信这些广告上的东西。”他说,90%的治愈率根本不可能,广告上所谓的“治愈”就更不可信了。最重要的是,这些“抗癌中药”的药性往往比较强,里面加了砷,也就是砒霜,吃了会对白细胞、肝功有影响。“现在,方大爷连化疗都不能做了”。刘大妈听了,当时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哭了出来。
, 百拇医药
    采访结束时,刘大妈告诉记者:“得了肿瘤,谁都着急。别说广告上打着90%的治愈率,就算是1%,都希望落到自己头上。这些骗子就是看准了这一点。”她气愤地说,“要是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抗癌广告,老头子现在怎么会连路都走不了。”记者了解到,富硒灵芝宝在全国许多城市都曾因违法宣传被查处。2001年,它因虚假宣传被天津市工商局和平分局予以处罚,此案还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列为当年全国8起典型虚假广告案之一。

    “抗癌专家”:药方不给患者看

    2002年,家住北京朝阳区的李晋云(化名)的妻子被查出患了胃癌。看到妻子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李晋云心急如焚。这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一则“解放军长峰医院”的广告。广告里说该医院有一家肿瘤治疗中心,由临床肿瘤基因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黄xx教授亲自出诊,通过中医治疗肿瘤。李晋云一下就被这则广告吸引住了,决定去向这位“著名专家”求治。

    第二天,李晋云带着妻子来到位于丰台区靛厂路的长峰医院。一位女工作人员接待了他们,李晋云一再表示自己是“慕名而来”,她一言不发地听着,最后冷漠地说:“黄教授不在这里上班,我带你们去找他。”李晋云跟着工作人员坐车来到一个单位的大院外。他们在单位门诊部里找到了这位“黄教授”。“‘黄教授’西装革履,看着很有学问,我当时觉得很放心”。
, 百拇医药
    这位教授号称中医专家,但是连脉都没有把,简单问了两句就开始分析病情。分析完了,他张口就问:“你身上有多少钱?”李晋云疑惑地说:“大概2000多元吧。”他随手就开了一张一个疗程2000多元的方子。“开药还要看钱多钱少?”李晋云觉得很不舒服,提出要看看药方,但黄竟然不给,李晋云只好说看不到药方就不买药了,他这才极不情愿地把方子给了他们。拿过来一看,好家伙,连蜈蚣、穿山甲都有。拿着方子去抓药时李晋云发现,原本以为要一味一味抓的药,早就包好了。

    吃了“黄教授”的药,李晋云妻子的病非但没有好转,很多指标还上去了。他愤怒地给长峰医院打电话,质问他们为什么骗人,结果对方说了一句“黄教授很久没上班了,我们不管这事”,就把电话挂了。

    4个月前,李晋云的妻子不幸去世了。讲起这件事,他抑制不住满腔愤懑:“对那些假药、假专家,就是要罚得他们倾家荡产。”随后,记者了解到,长峰医院已经因冒用“解放军”头衔被北京工商局罚款,经核实,“黄教授”也根本不是博士生导师和研究人员。
, 百拇医药
    “抗癌医院”:要患者办会员卡

    “我再也不去这些抗癌广告上宣传

    的‘医院’了!我的病全被他们给耽误了。”电话里,58岁的河北涿州人韩永德(化名)语气颤抖地告诉记者。

    去年9月底,他被发现得了肺癌,医生建议他做手术。但他怕“伤了元气”,想求助于中医。10月,他来到北京,打听到中医治肿瘤最好的是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但这里的专家也没说一定能治好。他心急如焚,一个人在医院门口徘徊,突然间看到一个广告,上面说“中医治疗中晚期癌症,总稳定率高达90%以上”。广告上还有张图片,是一栋白色的大楼,楼顶上写着“北京xx癌症医学研究院”。他立刻决定去试一试。

    韩永德按照广告上的地址,找到了位于北京东直门附近的那栋白色大楼,可是大楼上面却写着“xx大厦”,和广告上的不一样。在大楼南侧的门口有个牌子,写着“北京xx癌症医学研究院”:原来这家研究院只是租用了大厦一角,广告上的大楼名称被改过了。
, 百拇医药
    医院里的装修很讲究。一进门,正面墙上挂着专家介绍,还有各地患者的感谢信。一位护士殷勤地递来一份卫生部门的机关报,在这份2004年5月17日的报纸的第二版上,有半个版在介绍这家医院。韩永德一看,立刻放心了许多。

    走进诊室,他见到了一位姓郭的女大夫。这位大夫给韩永德号了脉,看了病历,然后开了两种药,都是30天一个疗程,价钱分别是2565元和3930元。她还问韩永德要不要办张会员卡,说可以便宜些。

    30天很快就过去了。韩永德再次来到这家医院。这次,郭大夫很快就看完了病,开的还是那些药,还说以后不用来,邮购就行。韩永德心里打鼓:也不看看病到底怎么样了就卖药,这不太合理吧。但由于求医心切,他还是邮购了两次药。

    今年初,韩永德到当地医院做了检查,发现肿瘤不但没有控制住,反而变大了。他顿时感到天昏地暗,马上给郭大夫打电话,质问是怎么回事。郭一再开脱,还建议他再加两种药。这次他说什么也不信了,骂了几句就挂掉了电话。春节过后,他去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这里的专家说,他的病情原本只是在肺里,现在不仅肺里的肿块大了,而且还有了淋巴结转移,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手术时机。
, 百拇医药
    专家:让抗癌广告失去生存的土壤

    面对铺天盖地的抗癌广告,肿瘤患者和家属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主任委员储大同在接受采访时说,作为癌症患者和家属,首先有一点要明确:正规的癌症治疗,都是经过3期临床试验得出来的,那些打着“某患者好了”的广告,正说明他们缺乏列举大规模临床数据的勇气。另外,大家千万不能被广告上的超高治愈率蒙蔽。他告诉记者,有些广告打出了“治愈率90%”的口号,但不说主治哪种癌症,患者一定要多长个心眼。著名肿瘤化疗专家、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赵体平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也语重心长地告诉记者:“你们一定要转告癌症患者,得了癌症,一定要去正规医院,这样才能接受可靠的治疗。”

    赵体平说,现在治疗癌症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和化疗,这些疗法都是通过临床试验得到肯定的。但是,目前治疗癌症的总体效果还不理想,而很多患者又求医心切,希望能有“灵丹妙药”,这就给抗癌广告留下了生存空间。储大同也说,抗癌广告利用的是患者容易病急乱投医的特点。现在,很多家属就像刘大妈一样,对抗癌广告有一定的科学判断,但是患者本人求医心切,容易相信广告。家人为了“尽心”,也不拦着。他表示,关怀患病家人,需要一种科学的态度,不能什么都顺着患者的意思。

    赵体平也指出,患者心情急切,难免病急乱投医,医生和家属一定要多做说服工作,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抗癌广告背后的陷阱,摆正心态。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获得最有效的治疗,也让抗癌广告彻底失去生存的土壤。,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