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30126
医药良性互动才能多赢
http://www.100md.com 2005年5月19日 《中国医药报》2005.05.19
     “以药养医”被视为当前医疗体制最大的弊端。医院不合理收费、药价虚高、白色腐败,医疗领域内几乎所有的负面问题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与“以药养医”发生因果关系。同时几乎所有的整改措施,都试图从解决这一症结入手,实现“医药分家”。#1\%'7, 百拇医药

    但也有专家对此持不同看法。他们指出,药品的利润收入是医疗机构药学技术人员和临床医师共同创造的。医师为病人选择药品付出了自己的劳动。因此,药品价值中也应包含医务人员的劳动。医院的医师和药师绝大部分是大学本科或专科以上毕业,约70%具有中等以上技术职务。而社会药店的售货员绝大部分都是初、高中毕业。很显然,医院医师和药师提供服务的技术含量与药店店员提供服务的技术含量不能相比。因此,“以药养医”有一定合理成分。#1\%'7, 百拇医药

    事实上,“终结以药养医”也好,“医药分家”也罢,这些思路非常适宜在体制管理的范畴内进行探讨,也只有在这个范畴内才能行之有效。脱离了特定的环境,要放诸市场竞争的大背景下衡量,认识上就难免有简单化、极端化之嫌。用药是临床治疗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药品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决定治疗效果。医生使用药物的经验,是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实现利润的关键所在。这也是一种“以药养医”,不如此,医院不可能在治疗方面形成特色。“医药分家”也是这样,缺少有效的行政监管和市场规范,即便“医药分家”,医院还可以“以设备养医”,“以检查养医”,甚至“以名医养医”……损害患者利益的动作不断花样翻新,如此是否有必要将相关部门统统与医院“分家”?那医院还能剩什么?#1\%'7, 百拇医药

    这个悖论揭示了一个原理,体制方面的问题可以由体制解决,但体制以外的问题,特别是与市场经济有关的问题,一味地行政干预难免顾此失彼,还可能增加问题的复杂性。我国医疗机构与药品生产厂商之间的关系长期扭曲错位,关键在于缺乏良性的市场操作意识和规范。跨国药企在中国的实践证明,药厂和医院完全可以通过协作,实现良性互动。这同样是一个互利的局面,但赢家却不只是药厂、医院。跨国药企与国内医院的互动模式,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是医疗机构优化服务结构,提升医务人员职业技能的正面动力。这种变化同时让患者受益,政府受益,最终实现多方共赢。#1\%'7, 百拇医药

    跨国药企大多经过自由贸易竞争的磨砺,而且是竞争的胜利者。它们在处理与其产品的最重要终端——医院的关系上,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如果能与体制改革同步作用于我国的医疗产业,功用不可限量。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利润潜力,则是我们与这些跨国药企密切合作的资本。这种交换本身,就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市场行为。市场的问题市场办,跨国药企不仅给我们带来高质量的产品,以及先进的生产模式、营销理念和企业文化,它同时成为我们与世界高端直接对话的重要平台。医与药之间才是加速提升效益的巨大空间。#1\%'7, 百拇医药

    文/江绍(江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