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30203
从“一卡两供”到分类审批,再到建章立制,泉州市药监局——实行印鉴卡管理“小变革”
http://www.100md.com 2005年5月17日 《中国医药报》2005.05.17
     泉州市地处东南沿海侨乡,市场经济活跃,是福建省打击毒品犯罪活动的主战场。目前全市共有特药经营使用单位200多家,还有3家可配制含麻黄素制剂的医疗机构。面对这种复杂现状,泉州市药监局始终把特药监管作为药品监管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监管新机制,并取得了显著效果。g$si, 百拇医药

    ■“一卡两供”改善供药环境g$si, 百拇医药

    2004年,泉州市被福建省列为“特药供应体系引入竞争机制试点地区”。该局借此契机,积极探索特药供应体系管理新模式。经过半年的调研,该局提出了变“两卡一供”为“一卡两供”的监管新思路:即取消原来“麻供点”(即麻醉药品定点经营单位)保留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以下简称印鉴卡),只保留医疗机构的印鉴卡,从而使特药购用程序变得简便、快捷;取消原来医疗机构只能从一家“麻供点”购药的规定,允许医疗机构凭印鉴卡可自主选择两家“麻供点”,从而使医疗机构购药选择余地加大了。同时调整“麻供点”,通过“增二减三”的办法,取消五家三级“麻供点”,增加两家二级“麻供点”。g$si, 百拇医药

    2004年8月1日,该市正式启动了“一卡两供”试点工作。半年多来,泉州市特药经营、使用以及监管都有了较大变化。一是竞争促使各“麻供点”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个别“麻供点”还主动送货上门,极大地方便了医疗机构,特别是边远地区医疗机构采购特药。二是“麻供点”备药品种不全、硬性搭配销售普药或某品种供应断档等现象基本消失,品种配备更加齐全,有利于医疗机构推行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调整用药结构。三是要求“麻供点”实行特药交易信息每月网上报备制度,药监部门可借此实现对辖区内特药交易、特药流向和异常波动等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督,有利于对购销数量大或购销数量增长异常的品种进行追踪核查,防止重大特药流弊事件发生。四是药监部门统一制定了“麻供点”特药销售管理表格,要求“麻供点”定期自查,并实施年报表制度,药监部门可通过分析报表,结合实际确定出重点监管单位,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g$si, 百拇医药

    ■分类审批 严把购用环节g$si, 百拇医药

    配合“一卡两供”措施的实施,该局针对医疗机构经济构成的特点,对不同性质的医疗机构的特药申购采取不同的审批办法,严格监管特药采购环节。g$si, 百拇医药

    对政府开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特药申购实行印鉴卡管理。该局通过调节年度用量计划合理确定此类医疗机构的特药使用量,对年度用量计划不能满足临床需求的,采取增补方式追加使用量。这种灵活的特药申购审批方式,有利于保障医疗机构特药使用需求。g$si, 百拇医药

    对民营性质医疗机构的特药申购实行一次性审批制度。民营医疗机构人员流动性大,监管上存在一定困难,现有法律法规对其特药使用资格又无明确规定,倘若套用调节年度用量的审批方式,隐患较多。为此,该局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特药申购审批参照印鉴卡管理要求,视其业务需要给予一次性审批,严格控制其特药使用量。g$si, 百拇医药

    ■建章立制 档案管理是保障g$si, 百拇医药

    为确保“一卡两供”得以有效实施,该局重点加强了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以严格的制度管理来规范特药流通和使用行为。g$si, 百拇医药

    一是统一制定各项特药管理制度,健全各环节登记表。该局要求各特药经营、使用单位将入库验收和出库复核合二为一,将处方专册登记和空安瓿回收结合在一起,在保证各要素完整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登记手续,提高管理效率。同时,从特药使用的“五专”管理到注射剂中残留液的处理都严加要求,要求各医疗机构对剩余药品进行销毁登记,严防药品流入非法渠道。二是建立健全特药经营、使用监管档案。该局将特药经营、使用单位的执业许可证、不良行为记录等资料全部归纳入档,为特药监管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三是要求特药经营、使用单位建立健全特药管理机构,制定管理人员职责,自觉完善各项管理措施,并每年进行自查,消除安全隐患。g$si, 百拇医药

    通讯员 陈平 本报记者 吴月树(陈平;吴月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