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药杂志》 > 2004年第9期
编号:10578381
老年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血糖升高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4年第9期
冠状动脉造,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高血糖,冠状动脉造影,1对象和方法,2结果,3讨论,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血糖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老年AMI住院病人87例,按空腹血糖的测定水平分血糖异常组(A)43例及血糖正常组(B)44例,分析临床症状、血脂水平、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并发症等。结果 老年AMI血糖增高组与血糖正常组比较:(1)发病症状不典型;(2)合并心力衰竭NYHA分级Ⅲ、Ⅳ级;(3)冠状动脉2支及3支病变;(4)并发感染、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泵衰竭;(5)病死率等方面明显增加(P<0.05)。结论 老年AMI血糖升高预后差,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早期预防和控制各种并发症,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高血糖 冠状动脉造影

    糖尿病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已众所周知,非糖尿病AMI患者出现血糖增高临床常见,目前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对此进行分析,以探讨老年非糖尿病AMI患者的血糖增高与临床症状、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加深认识,以提高防治效果。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自2000年9月~2004年4月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MI病人87例,其中男49例,女38例,年龄65~92岁,平均年龄73.27±6.95岁。AMI的诊断符合1999年ACC/AHA制订的AMI治疗指南。

    1.2 方法 血糖均于病人入院后第2天晨起抽取空腹血糖,依据血糖测定结果分为血糖增高组A(血糖值≥6.2 mmol/L)和血糖正常组B(血糖值<6.2mmol/L)。所有患者既往无糖尿病病史,临床上无糖尿病症状,否认近期应用激素史,入院后未用过降糖药物。部分病人CAG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间为AMI发生后即刻至7天内。冠状动脉直径狭窄>75%为狭窄病变。入院后应用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溶栓等治疗相同,亦无统计学差异。统计发病危险因素、胸痛症状及其它不典型症状、并发症(心源性休克、心衰、严重的心律失常)、心梗部位、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7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