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 2004年第5期
编号:10572948
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2004年第5期
1H2受体拮抗剂,2质子泵抑制剂,3根除Hp的治疗,参考文献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病因疾病,与胃酸、胃蛋白酶和幽门螺杆菌等侵袭因素增强,胃粘膜屏障、粘膜血流、前列腺素、碳酸氢盐分泌以及上皮再生等防御因素减弱有关,近来引人注目,消化性溃疡中有很高的幽门螺杆菌(Hp)的检出率。Hp与本病病变的严重性、活动性以及顽固不愈和早期复发有关。关于消化性溃疡病因研究、治疗研究和治疗药物的进展,使本病疗效有了新的提高,现将有关方面综述如下。 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astrica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elulcer,DU),是由于胃、十二指肠粘膜侵袭因素和粘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衡所致,侵袭因素主要有胃酸、胃蛋白酶、微生物(如幽门螺杆菌)、胆盐、乙醇、药物及其它有害物质;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主要有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粘膜屏障、粘膜血流量、细胞更新、前列腺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等。当侵袭因素增强和/或自身防御-修复因素减弱时就可出现溃疡。GU和DU在发病机制上有所不同,前者主要是自身防御-修复因素的减弱,而后者主要是侵袭因素的增强,治疗溃疡病的目的:解除症状、促进愈合、防止复发。治疗溃疡病药物甚多,其机制不外是加强防御因素或是削弱侵袭因素或两种作用兼而有之。多年来治疗溃疡病多侧重于减少胃酸。自1910年Schwartz提出“无酸无溃疡”的学说之后,利用抗酸药物治疗溃疡病取得了疗效。1976年第一代抑酸药H 2 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问世,其抑酸效应为70%~75%,应用于临床以后,由于其强有力的抑酸效果,使溃疡病的疗效大为改观。经4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率可达75%左右,继之又出现了第2代和第3代H 2 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与雷尼替丁相似的药还有尼扎替丁和罗沙替丁。

     1 H 2 受体拮抗剂

    
H 2 受体拮抗剂应用于临床至今已达28年之久,治疗了千百万人,实践证明是治疗溃疡病的有效和安全的药物,使溃疡病的手术治疗大为减少。目前除有合并症如穿孔、狭窄情况外,已很少采用手术治疗。由于H 2 受体拮抗剂治疗效果满意,溃疡病发展为狭窄以至梗阻的病例也较以前少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1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