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 2004年第5期
编号:10572942
浅谈抗精神失常药物的利用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2004年第5期
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4讨论,参考文献
     抗精神失常药是一类影响人类精神活动的药物,其中大多数易产生不良反应。目前随着药品研究的发展,抗精神失常药的品种越来越多,为了探讨抗精神失常药的合理使用,防止滥用,观察用药的流行趋势,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现对我院抗精神病药物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1~2003年我院药房精神药物消耗统计资料。

    1.2 方法 按抗精神失常药的分类分别统计我院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躁狂药)及抗焦虑药的使用数量、金额,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其确定根据《新编药物学》第15版 [1] 制定,新药的药品以说明书为准,DDD数(DDDs)计算方法为同种药品消耗总量(mg)除以相应的DDD值,将各种药品 DDD值及金额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抗精神病药 我院2001~2003年抗精神病药的DDDs、排序及金额。见表1。

    表1 2001~2003年抗精神病药的DDDs、排序及金额(略)

    由表1可知:氯氮平在DDDs排序上,连续3年保持第1位,但DDDs值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所以其金额排序由2001年的第2位降至2003年的第4位;变化最显著的是利培酮,DDDs排序由2001年的第5位上升到2002年的第3位、2003年第2位,同时因价格较贵,其消耗金额连续3年名列第1位,且逐年增加。经典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奋乃静呈下降趋势,而非经典药物舒必利基本保持在3~4位, 2002年才开始在我院使用的新一代抗精神病药奥氯平、奎的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9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