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药杂志》 > 2004年第9期
编号:10585374
联合检测尿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4年第9期
     目前糖尿病的病死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第三大疾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的迅速提高和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糖尿病的患病率已在迅速增长。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者至少已达3000万人。增长速度十分惊人。肾脏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最常受累的器官之一,糖尿病患者由于微血管基底膜增厚,肾小球滤过膜孔径增大以及血小板粘附等原因造成肾脏损害,这种肾脏病变在早期往往还可逆转,一旦出现临床蛋白尿则很易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时,肾小球基底膜上硫酸肝素合成减少,使滤过膜上的两个屏障发生改变,形成了微量蛋白尿。在临床肾脏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多,少量蛋白尿时也不易被注意;肾脏具备强大的代偿功能,易于掩盖早期的肾损伤,当进入实质损害时,滤过膜上滤孔通透性明显增高,出现非选择性蛋白尿而被临床察觉时常已进入晚期。微量白蛋白的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较尿白蛋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增高,这类患者发生冠心病及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较大。因此检测微球蛋白尿可以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及肾小管受损,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早期发现微量蛋白尿并干预其相关危险因素,将有利于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指糖尿病代谢异常引起的肾小球硬化,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人致残与死亡的重要原因。在美国DN占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首位,约占38%。目前DN在我国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中,虽然还只占5%,但在未来的20年中DN必然会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导致终末期肾衰的疾病。在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中,大约93%的患者是2型糖尿病,其DN的发病率在40%左右。目前不少学者主张将DN分为3期,即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期糖尿病肾病和晚期糖尿病肾病。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无明显症状,肾小球滤过率(GFR)增加、肾单位肥大、肾脏体积增大和出现微量白蛋白尿为其特征性改变。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而不是领先常规尿检。如果在刚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时即进行干预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9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