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中医预防
编号:10544665
《内经》“治未病”思想与亚健康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4日 中国中医药报
一、《内经》“治未病”思想的科学内涵,二、“治未病”思想对防治亚健康的意义
     早在2000多年前成书的《内经》就已提出“治未病”,认为病后治疗等于渴而穿井。综观全书,其治未病的思想主要包括: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治其未传、瘥后防复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既包括健康状态的养生保健,也包括偏离健康还未患病(亚健康)时的及时诊治,还有疾病的防传防变以及缓解期的救治。“治未病”思想贯穿于防病治病的全过程。

    一、《内经》“治未病”思想的科学内涵

    “治未病”是人们为了生存在与外界环境作斗争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如从远古时代“构木为巢,以避群害”、“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到神农氏“始尝百草,始有医药”。殷墟的出土文物证明当时人们已知道防虫、排水、清扫等卫生措施。《商书·说命》“有备无患”说明当时的人们已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而对疾病的认识为人们预防疾病的发生提供了依据。《庄子·齐物论》中记载西周时人们已认识到气候异常可导致疾病流行,长居湿地会发生腰疾,《周礼·疾医篇》说“百病怒起”、“忧郁生疾”,说明气候、居处环境、情志等均是导致疾病的因素。

    《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即论述了养生法则,第二章《四气调神大论》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体现了《内经》防重于治的思想。预防为主亦是我们当代的医疗方针,但实际工作中仍是治重于防,防病的意识和实践还比较滞后。《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经典之作,是中医学的渊源和精华所在,充分认识到我国传统医学“防重于治”的精神与方法,并以之指导我们的医疗实践,开拓出医学发展的新领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治其未生

    《内经》重视人体正气在抗邪防病中的主导作用,指出“夫精者,生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把预防寓于养生之中进行。防病是养生之目的,而养生就是最有效的预防活动。

    《内经》中养生防病的方法可概括为五个方面:顺应四时、调形养神;调整心态,舒缓压力;合理饮食,均衡营养;运动形体、提高体质;预施针药,未雨绸缪。如:“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万物之终始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10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