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743525
家长 怎样当好孩子的“心理医生”
http://www.100md.com 2005年2月24日 《当代健康报》 2005.02.24
     本报记者 徐杰

    本期出场专家:苗军芙 山东省教育学院心理学副教授

    莫秀芬 长春市中日联谊医院儿科教授

    耿喜玲 湖南省实验中学高级心理咨询师

    专家指出,当今社会,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行为问题,这是最轻的一类心理偏常,多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儿童身上。二是人格缺陷,是指一些青少年在人格发育和形成的过程中,出现了人格特征和结构的偏异,比如自卑、冲动、敏感多疑、交往障碍、偏执等。三是心理障碍,主要是学校适应障碍、考试综合症、神经衰弱等。四是心理疾病,如儿童多动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往往是青少年多发的心理疾病。而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或加以解决,其后果是及其严重的。

    山东省教育学院心理学副教授苗军芙指出,影响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家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家庭的结构、家庭的环境、家庭的人际关系、家庭的教育教养方式等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生重要影响。面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家长究竟该如何做呢?

    善于发现孩子的心理偏差

    苗军芙副教授说,由于社会环境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使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唯一性,使家长对孩子的成败带有“下赌注”的感觉:好坏就是这一个了,千万不能出差错。因此,对孩子过分关注,孩子稍微表现出一点不尽人意的地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