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医易之争
编号:10536133
《易经》铸就中医的宏观思维特点
http://www.100md.com 2005年2月1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93期
一、中医的宏观指导思想受《易经》的影响,二、中医如果离开《易经》思想就失去特色,三、中医宏观思想的优势,四、看待两种医学要多一点辩证法,五、《易》医一家,但《易》不等于医,六、《易经》思想
     杨振宁教授以一个科学家的视角,从关心我国医药发展,尤其是关心中医药前途方面,提出了他的个人见解。他的观点,虽然难以被中医界大多数人所接受,但他的谏言对促使中医界认真深思,无疑是件好事。作为一个早年西学中并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数十年的中医工作者,我认真地研究了杨教授的论点,认为杨教授对中医的观点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

    一、中医的宏观指导思想受《易经》的影响

    《易经》是我国古代哲学范畴的经典著作,它是将宇宙万物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得出许多精辟的结论,阐明宇宙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我们必须承认,我国古代缺乏现代化仪器,他们主要依赖的是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深入分析,找出规律与原则,上升为理论,用高度概括的语言予以总结,再去指导人们去认识世界、探索世界,这就是《易经》的来源与使命。《易经》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生四卦,谓之小成;物物有太极,八卦生六十四卦,谓之大成。”用一般语言来表达则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中气以和。”这是阴阳刚柔对立统一的宇宙观。《易经》的另一中心思想是恒动。《系辞》曰:“《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说明天地间事物是永远发展变化的,不要把一时的现象看作不变的“典要”,应以运动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上述中心思想贯穿在一切事物之中,当然也包括人体之中。由于“易”理涉及范围很广,也影响和渗透到了中医学之中,尤其在《黄帝内经》中,“易”理随处可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几乎是《易经》中心思想的翻版。由于《易经》与中医密切联系,有些人将这种联系称之为“《易》医相通”,“医《易》一家”。由于《易经》是一种宏观的认识论,因而以此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医学自然也是基于宏观思维方式,形成以宏观思维指导下的以整体观、辨证论治为主要特点的独特的医学体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6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