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饮食与膳方 > 药粥疗法
编号:10862548
喝粥令我病愈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31日 中华女性网
     我大半生偏爱喝粥,是因为对它在感情上经历过一段奇妙的变化。

    记得孩提时代,家境贫寒,常以白粥、菜粥充饥,两碗粥汤下肚,不到一个时辰又饥肠辘辘了。令我没齿难忘的是,解放前夕的一次饥荒,旧政府从国外购进一批两头尖的“暹罗米”,色泽差,杂质多,无黏性。煮成粥不但索然无味,而且能照见人影。喝得老百姓一个个脸色焦黄,骨瘦如柴。于是我很自然地把粥食与贫穷联系在一起,甚至笃信是穷人就注定要喝粥。

    上世纪60年代,我在广州上大学,为调剂生活,节假日礼拜天,常约同窗好友到街头品尝两角钱一碗的“鱼片粥”,或用猪肝、猪腰、猪肠煮成的“及第粥”。最难忘的要数珠江水上人家经营的粥品——“艇仔粥”。此粥多半以新鲜的鱼片煲成,粥料还有海蜇丝、生鱿鱼丝、烧鸭丝、生菜丝等,色味俱佳,食罢余香绕口,回味无穷。后来到北京工作,我又领略了北方风味的粥食,如玉米面粥,小米粥,红豆粥和更撩人食欲、营养丰富的“腊八粥”。这使我对粥食的看法有了改变。

    然而,我真正叹服中国粥食之神奇是从懂得粥疗作用后开始的。前些年,我常受急性肠胃炎折腾,每次患病、肚子痛得死去活来,豆大的汗珠湿透衣衫,吃三四片土霉素不管用,痢特灵、泻痢停也奈何它不得。没想到一位亲友“白粥能止泻”的建议竟在我身上得到验证。此后,我每天将大米用清水泡10~20分钟,然后用烧开的水、以文火慢慢熬,直至成为一锅稠乎乎晶莹剔透的白粥。一天三次,趁温热喝下,粥到病缓,连喝数日,辅之药物。如此坚持粥药兼治,肠胃病不到两年得到根治。

    普普通通的粥食,为何有这般奇效?翻翻医书才明白,原来我国素有防治疾病的“药粥疗法”。白粥,清淡,系流质食物,容易消化吸收,脾胃虚弱的人食之更有裨益。以谷类为主,配以中药或蔬菜、水果、鱼肉等制成,则可治更多疾病。据初步统计,祖国医学、文学、史籍、地方志等记载的药粥方剂多达上千种。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介绍的36种粥食,分别具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等功效。事实证明,古往今来,大千世界,确不乏常喝粥、重素食的老寿星。(廖祝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