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现代名医名方 > 综合信息
编号:10536658
攻病当取其偏,保躬则用其平——程杏轩学术观点浅探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23日 清阳客栈
     安徽省含山县人民医院(238100)

    原载于《江苏中医药》2004年第2期

    程杏轩是新安医学的创始人之一,《杏轩医案》三集集中反映了程氏的学术观点,对指导临床医者用药有较高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其在治吴春麓案中曰:“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热,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在程氏看来,药物本来就是补偏救弊的,故治病当取药物之偏,以拯疾病之偏。设用药不取其偏,则茶果汤药不能取效,反误病机。但若维护身体健康,或对一些慢性病,则宜适其寒温之性,以平为期,不必用大寒大热之药,矫枉过正,以免病未康复,而身体先损,导致药伤正气的不良后果。

    1 攻病当取其偏

    程氏指出治病就是以药物之偏,纠正疾病之偏胜,不问药物有毒与否。答鲍北山案曰:“凡攻疾之药,俱是有毒,不独附子为然,但有病则病当,彼性攻寒不逮,何暇留连作毒……故第论用之当不当,不必问其毒不毒,苟用之不当,即无毒亦转为大毒。”程氏对药物的有毒无毒分析得十分精辟。其在临床也是这样做的,对于大病重病,屡用附子不畏其热,重用石膏不畏其寒。如治郑鹤呜夹阴伤寒案:“苟真阳飞越,重阴用事,须取单骑突入重围,搴旗树帜,使既散之阳,望旗争趋,若加合阴药,反牵制其雄入之势,定方单用姜附参草四味”。又治次郎脾肾阳虚案:“两阅月,始得痊愈,共计服过附子一斛,硫黄丸二两,干姜六两,鹿茸一架,党参三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0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