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25691
学生年年胸透可能致癌 专家呼吁应立即停止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1月25日 《健康时报》 2004.11.25
     每年一次的胸透,是学生体检的“保留节目”。但是,殊不知孩子这样频繁地接受辐射,可能埋下致癌的祸根。我国明文规定放射检查需屏蔽性腺等特殊部位,但实际操作却如同虚设。记者近日采访广州、深圳多位放射防护专家,他们指出,儿童滥检问题危害最重。他们一致呼吁:儿童每年体检,胸透得不偿失应尽快叫停!

    有一个尚未满月的婴儿,因腹胀就诊,竟被照了两次X光片、两次CT,而他的问题完全可以用危害较小的B超检查完成。深圳一位从事医疗放射防护几十年的专家朱志新,说起他在检查中碰到的这件事至今愤怒难抑。他质问这位开单的医生:“如果这是你的儿子、你的孙子,你会让他这样检查吗?你这是在谋财害命!”

    朱志新向记者介绍了放射检查致癌的原理。胸透、X光、CT等放射性检查,会造成部分机体细胞受损,这些受损细胞如果没能自我修复(也可能是异常修复),就会残存于机体里,在免疫力低下或促癌因素存在下,开始疯狂复制,成为一个癌症病灶。所以说放射检查次数做得越多,诱发癌症的概率就越大。

    有些放射科医生拿自己干了几十年放射工作也没有得癌症来反驳是不全面的,其实放射学检查致癌是一个“概率”的问题,不一定摊到“你”的头上,但对整个人群来说,患病率一定增高了。

    从事放射防护研究20余年的广州医学院强永刚教授指出,从放射生物学理论分析,一种组织接受放射的敏感性与细胞的分裂活动成正比,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细胞分裂活跃,较之成年人敏感得多,且年龄越小越敏感(胚胎组织对射线更敏感),在其放射检查后的未来几十年里,远期效应就可能诱发癌症。

    我国和国际的儿童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皆明确规定,不能把肺部的常规检查作为幼儿和青少年的常规检查项目。但在我国,尤其是生活在经济状况较好的城市里的人群,都不会忘记上学期间,每年体检进行“胸透”都是保留节目。强永刚教授说,殊不知一次胸透的放射线量就相当于10次X光检查。在他所著的《医学影像辐射防护学》中提到,法国、美国、日本等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已淘汰胸透检查。在为数不多的使用国家中,英国的使用频率也仅为0.2%,前苏联为11.1%,而我国则高达61.8%!

    X光和CT检查滥用问题出在哪里?其实并不是缺少标准。截止到2003年,我国出台的一系列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已与国际接轨,并无什么两样。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标准却如同虚设。拍胸片享受到屏蔽保护的患者可能是寥寥无几。更有甚者,有时体检时,医生为节约时间,甚至要求几个体检者同时进入拍片室,一人拍片其他人未加任何防护地在一旁等候。

    一位在CT室工作的医生告诉记者,一张检查单,开单医生可以拿到100元左右的回扣,医院可有数百元的创收。而在创收的背后,很可能给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儿童的健康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摘自11月16日《羊城晚报》陈辉/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