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25642
治疗青光眼要抓紧!(《常见病防治·青光眼篇》)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1月18日 《健康时报》 2004.11.18
     编者按:近日,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做了一项北京市城乡居民主要致盲眼病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许多自认为耳不聋、眼不花的人,不同程度地患有青光眼。令人吃惊的是,在被诊断为青光眼的病人中,绝大多数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了这种被称为“潜伏杀手”的致盲眼病。青光眼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眼病?为什么有那么多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呢?防治青光眼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北京同仁医院林丁主任医师。

    一只眼发病 对侧也得管 青光眼治疗要“成双”

    林大夫告诉记者:“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性的致盲眼病。当青光眼病人出现明显症状而就医时,往往意味着病变已发展到一定阶段,已有视力减退、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等无法挽救的视功能损害了。”

    林大夫介绍说,青光眼———尤其是闭角型青光眼,常为一眼先发病,另一眼在若干时间后发病,此另一眼通常称为青光眼前期。临床统计,在一只眼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后5~10年的时间内,另一只眼约有70%~90%的几率也会发作。因此,当一眼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另一只眼虽无发作,也建议患者必须接受治疗,而且是越早越好,这就是所谓的青光眼治疗要“成双”即对侧也要治疗。通常做法是:对患眼进行手术后或手术前,对另一只未发病的眼睛,进行一个常规预防手术———激光虹膜切开术或周边虹膜切除术。也有极少部分人可以不做对侧眼,这主要是在两眼结构完全不同的时候:如发病眼为远视,而另一只未患病眼为高度近视。
, 百拇医药
    林大夫指出,为安全起见,青光眼手术一次一般仅做一只眼睛。即便是双眼同时青光眼发作,常规也不宜双眼同时手术。因为同一人的双眼解剖生理及病理特点是相似的,术中或术后的并发症双眼极为相似,一旦发生问题,患者可能双目失明。一般先做病情较重的眼,以便观察术后会不会出现问题。通常当一只眼做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时,另一只眼须用缩瞳剂以防发作,由此可见,在临床上,对青光眼病人的未发作眼,是处处小心,步步谨慎,在此,林大夫再三告诫青光眼病友们,对于尚未发病的眼睛,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对闭角型青光眼的对侧眼,接受医生的建议,做激光虹膜切开术或周边虹膜切除术是明智的选择,千万不要犹豫不决,延误了治疗时机。

    买虾听脏话 回家把病发 青光眼多是气出来的

    林大夫说,现在业内人士通常认为青光眼是一种“社会心因性疾病”,也就是说,青光眼的发病与心理状态和情绪密切相关。大喜、大怒、大悲、急躁、过分抑郁等,都会诱发青光眼。

, http://www.100md.com     所以要预防青光眼的发生,首先要注意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兴奋,尤其不要生闷气。因为情绪波动时可以影响血管神经调节中枢,使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引起眼压的急剧升高,最终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因此,医生将情绪不稳定称之为青光眼发作的重要诱因。

    在临床实践中,因一时生气、激动而导致青光眼发作的病例不胜枚举,其中尤其以老年人居多。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先生到超市买淡水虾,15元一斤,他去迟了一步全卖光了,于是他去了地摊。那里17元一斤,他还价到15元,摊主仍然不卖,他便赌气地走了。没走几步,便听见那卖虾的自言自语骂出一句脏话。老先生气得发抖,回家后便觉得眼睛疼,忍了几个小时实在疼得受不了,送到医院后被诊断为急性青光眼。还有一位患者,由于脾气比较暴躁,时常发火,在一次生气时,突然感到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到医院检查后,也是急性青光眼,由于救治不及时,眼睛失明了。

    人如果心情不佳持续过久或受刺激过大,可使血管舒缩功能失调而突发青光眼突然失明。如,有的家庭成员突然发生意外死亡,其老人精神受到重大打击和刺激,心情沉重、精神崩溃,过于悲痛而突发失明的情况并不少见。
, 百拇医药
    情绪因素还可以使一些糖尿病患者并发青光眼。研究人员曾根据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将患者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正常组,病人情绪稳定,思想开朗。第二种为亚神经症组,病人情绪不太稳定,思想顾虑较多。第三种为神经症组,病人情绪极不稳定、疑心重、脾气暴躁。通过观察发现,第一组病情最轻,第三组病人病情较重,第二组病人的发病情况介于第一组和第三组之间。

    同时,在对青光眼病人的治疗和长期随诊监控过程中,发现最需要注意的,不是饮食也不是起居,而是心态。因为青光眼像高血压一样,没有根本有效的治愈办法,需要终生监控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达到终生保护视力的目的。心态的不良可使病情更为多变,难以控制,而心态的平和则可使药物和手术的效果更为可靠。

    由此可见,人的情绪不良,对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有严重影响,保持情绪稳定,同时注意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对防治青光眼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切忌养成动不动就发脾气的不良习惯。
, http://www.100md.com
    急性大发作 一天可失明 黄金24小时误不得

    临床上,绝大部分的青光眼紧急发作病例都属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它在短时间内(24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便可能使眼部视神经纤维组织坏死,就像脑组织损伤一样,如果不能迅速而有效地治疗,就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故青光眼急性发作可能导致患者在24小时内失明,而且一旦视神经发生坏死萎缩,就不能恢复,所以抓住最关键的抢救时间至关重要。

    慢性青光眼虽然不像急性青光眼那样来势凶猛,但同样可以对视力造成隐性损害,而且它与急性青光眼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一旦急性发作,危害是非常大的,必须立即抢救,抢救不及时,一天时间就有可能致盲。

    令人忧虑的是,有关调查数字显示:北京城区82.8%、农村90.3%的慢性青光眼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当青光眼急性发作时,患者临床症状剧烈,一般会及时到医院就医,但由于慢性青光眼发病隐匿,进展缓慢,几乎没有自觉症状,因此许多人患上了也可能毫不知情。有些病人的视野是逐渐缩小的,他们只能看到位于前面的物体,因此走路时常会撞到旁人和旁边的东西。有些病人会觉得看东西越来越朦胧,但是他们会以为那是年纪大视力衰退的结果,也有人只是怀疑自己生了白内障,因此总觉得慢慢治疗也不迟。
, 百拇医药
    林大夫郑重指出,检查青光眼的最可靠方法,还是接受眼科医生的眼压检验。他提醒说,如果老人觉得眼前朦胧,且眨眼后视力仍然不见改善,便应该找眼科医生检查,以免延误治疗时机,有的病人直到一只眼失明才就诊,为时已晚。

    为了防止发生这种无可挽回的损失,就应该在青光眼急性发作前注意预防。其实,青光眼急性大发作以前是有一些征兆的,只要患者仔细观察、提高警惕,完全可以早发现、早治疗。最常见的青光眼临床前期症状主要有:在夜间眼前经常出现虹视(彩虹样的光圈),鼻根发酸、眼睛胀痛等。林大夫特别指出,急性青光眼的特有症状是眼睛疼痛,并蔓延到眼眉和头部,眼睛会红,视线也会变模糊,引起病人呕吐。上述症状往往是一起发作的。这时病人应立即到医院就医,一定不要耽误,否则可能后悔莫及。

    有的患者在半夜里青光眼急性发作以后,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想熬到天亮再说,弄点眼药水点点了事。林大夫说:“这其实是很耽误事的做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最可靠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但是在动手术前,为了缓解对视神经的压迫,首先必须使眼压迅速降下来。而在医院里,降眼压有很多方法,除了局部用药、频点缩瞳剂之外,还可以口服降眼压的药物。另外还可以进行静脉高渗剂注射,这些需要医生来操作,一般在家里是很难对症处理的。”

    林大夫呼吁,由于青光眼是不可逆的可怕致盲眼病,因此40岁以上的人,尤其是具有青光眼家族史者,应定期做眼压视野等系统青光眼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专家简介

    林丁: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留美学者。从事眼科临床20余年,中华医学会会员,美国眼科学会会员。曾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市卫生局二等奖,并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获国家自然基金等不同科研资助多项。擅长:青光眼、白内障治疗。

    出诊时间和地点:每周二、四全天,该院眼科专家门诊;周五下午,该院眼科特需门诊。, 百拇医药(本报记者 王纯 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