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24560
小儿拉“果酱”快治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9日 《健康时报》 2004.09.09
     小儿大便呈果酱色,往往是血便的危险信号,应引起重视:

    直肠息肉 是小儿便血中最常见的原因,见于3~6岁儿童,便血特点为排便终了出现鲜血,量少,无痛,不与粪便混杂。单发性息肉可采用手法摘除治愈,多发性应手术治疗。

    急性肠套叠、肠扭转或肠重复症 此三症是婴儿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见于2岁以内,尤其是4~10个月的婴儿。便血特点为“果酱样”大便,同时伴有因腹痛所致的阵发性哭闹、呕吐,并可扪及腹部肿块。

    美克尔氏憩室出血 这是一种先天性肠道畸形,多见于两岁以内小儿,便血特点为突然大量便血,先黑后红,并常伴呕吐及腹痛。此症宜采用手术治疗。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便血特点为赤豆汤样,或如洗肉水样,腥臭味大。同时多伴有烦躁、腹胀、腹痛、腹泻、高热、呕吐及感染中毒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休克。一般采用非手术疗法。

    肛裂 肛裂即肛门口边缘裂伤,多见于两岁左右婴幼儿,便血特点为小量肛门点滴鲜血,同时伴有排便痛,大便干硬,因而哭闹不安。对肛裂若处理不当,则可产生肛瘘。

    消化道肿瘤、食道裂孔疝、流行性出血热、痢疾及血液病、过敏性紫癜等多种疾病均可出现便血症状,应及时就医。(商东), 百拇医药